了,这让很多测量队的人都特别的羡慕这个人。
上面说的这些都不算最危险的。
当地人有几句嗑:“东北干活有几怕,最怕伐木去''摘挂’!”
这是什么意思?
是因为伐木中被伐倒的大树没有倒在地上,而是挂在附近别的大树杈上,叫“搭挂”。
因森林中树木茂密,“搭挂”现象是不可避免的。而为已伐断的那棵大树付出的劳动成本太高,所以热宝不能一走了之,白白浪费了刚才伐树所费的人工和树木资源。
这时便要去“摘挂”。怎样摘?我们没有机械化,靠人力也根本不能将数吨重的,且树枝缠绕在一起的倾斜大树拉开,只有一个办法,就是把被压着的那棵大树也伐倒,叫做“摘挂”。
摘挂前判断
就非常重要。因为它的倒向不仅取决于
同时要倒下两棵大树,并且是在伐木人伐断
明知道“摘挂”要冒着生命危险,此活太危险。
所以一般“摘挂”都是让有罪在身的人去做,比如棒梗这样的人,这些人是罪人,是犯人,所以北大巟的人没有一丝的怜悯。
测量队的人几乎每次都要面临着“大摘挂”。
又一次两棵大树压到了一棵大树上,三棵搭挂在一起的大“搭挂”。
因伐倒的
这个时候,大家都为难了,不干吧,怪可惜的。
干吧?太危险。因伐木的必须将要在
最后大家仔细观察着,分析着,设计好了逃跑路线。
跟着就让测量队的人去做了。
下
可是三棵大树呼啸着一起倒在雪地上。“轰隆”巨响中,大地颤抖,树上的雪和地上的雪漫天飞舞,测量队的三个人一个也没有跑出来,两人腿断了,一人手断了。
可是没有人为这些犯人伤心,受伤了,直接送下去。
随后忙碌又开始了,在伐倒每个山上的大树后,需要将大树干和大枝杈进行“规楞”,就是把它们集中堆放在一起,便于履带式拖拉机车来时装车拉走。
“规楞”主要靠人力抬“蘑菇头”。
“抬蘑菇头”是东北伐木人的习语,是人抬着中间粗两头稍细的木杆上带有一副铁链和两个弧形长铁钩“卡钩”,钩牢抬起雪地上的大树干,运到附近的树干堆上的全套劳动。
干“规楞”活一般是两位个头相近的男人一组,前后两组,一起抬。
伐倒的大树多数很粗,去掉树梢留材的大树干足有六七米长,一棵湿树干约有七八百斤,粗些的约上千斤重,非常沉。
4人抬,每人要分担约二三百斤的重量。
要知道棒梗原在四九城贾家蜜罐子中长大的,他是肩不能担,此时担起如此沉重的“蘑菇头”,当木杆细端压进肩膀顶在后脊椎骨时,其滋味是剧痛的,像刀杀入肉的感觉。
尤其在“规楞”中,抬运大树干是在约半米深的雪地里趟着走路,深一脚浅一脚的,加上有人摇摇晃晃,走路歪里歪斜,当年知青们“规楞”中,每迈出的一步都是在拼命!
为了使得抬“蘑菇头”时4人走路的步伐和节奏一致,其中要有一人负责从开始并在行进中不停地喊着“劳动号子”。而且要求领喊人唱出的“规楞号子”词每句都是四五言短句子,并且讲究每句结尾字都要压在韵上,其余人听着才舒服,干活中才会有劲往一处使,才会配合着在每句的结尾时,紧跟着应和出一个字“嗨”!
如果领喊人编的句子出了韵,其余人便会“哼”一声表示抗议。或者故意不应声,或者憋着嘴心里嘲笑。这时,整体步伐就不整齐了。
本来大树已经压的人连喘气都费劲了,领喊人还要一句接一句地喊着劳动号子,确实费气,费神。而我就是那个常喊“号子”的人。因喊出的劳动号子词没有事先编好的台词,往往需要在劳动现场边走边临时现编。
大家也曾想借助畜力,想让牛拉大树干,但失败了。
有一年冬天,农场里派一头健壮的黄牛犊子拉着一个爬犁上山来送粮食。
农场工人卸下爬犁,牵着牛到了附近伐木的山包上,套上长绳子绑上大树干,让它拉着大树“规楞”干“倒套子”活。
本以为这样可以省人工抬“蘑菇头”了,结果这头犟牛对在雪地上拉大树非常生气,牛眼都气红了,才拉了几棵树后,就嫌大树太沉“罢工”不走了。
农场工人用鞭子抽,并且大声吆喝,它就是不动。
有人到牛头前抓着牛笼头缰绳,往前拉牛。由于马号以前没有给这头牛戴鼻嚼,因此它不听使唤。后来它被人给拉急了,把头一低,猛地用犄角插到人的身体下方,一仰头,直接把人挑飞出去数米远。
那人直接撞到了石头上,头一歪就死了。
后来就再也没有人用牛来抬“蘑菇头”!
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