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巡除了打理公司日常事务以外,没有放弃生物医药研究。
他在书房后单独辟了一间八十平左右的密室,这里的三面墙壁安装了三块巨大的显示屏,家里无数的针孔摄像头会将画面通过网络发送到这个房间的中控系统。
除了陈列着各种两栖动物的生态盒,这里还有各种精密仪器,俨然一个冰冷的实验室。
除他本人以外,进出这里最多的,便是一笼一笼的小白鼠。
他给这个房间装上了仅有他自己能解开的静脉识别锁。
他戴着实验眼镜与白手套做配比实验,抬眼间看见墙壁上的显示屏里,洛晓正在回信息。
纪巡动了动食指与拇指,将实时监控画面放大几个倍率,看清了洛晓手机屏幕上的内容:
【亲爱的洛晓:这周末,老师的西餐厅要开业,就在我们镇上。会打扰吗?其他同学也会来,正好你们好久没聚了。如果有空的话,可以来捧个场吗?】
发件人的备注是:张老师。
这个人,纪巡从前听洛晓提起过。
张老师是她的初中班主任,语文老师。这老太太素日里最喜欢张爱玲,长得也与中后期的张爱玲有六七分相似。她说话的腔调总是像这样例如亲爱的某某,透着一种书面化的郑重。
那些年一度总分是全县前三的洛晓,是张老师曾经最得意的学生。
洛晓中考意外考砸以后,没有去成全市最好的天中。
但张老师当时竟然帮她去铺了路。
洛晓退而求其次去读一中的时候,开学就收到了两万的奖学金,就连洛晓新的高中班主任,张老师也跟她打过招呼。
中考结束,学生已经从她那里毕业了,她作为一个班主任还能尽心尽力到这种程度,实属罕见。
虽说很大一部分是因为洛晓是重点苗子,才会这样,各个学校之间生源抢夺一向激烈。但,教过洛晓的老师也很多,并不是每个都会像张老师这样用心。
洛晓知道自己只是池子里的水平,去到海里就什么都不是。她不会把初中时的一点荣誉当回事。但张老师当年的赏识,确实力透纸背。
张老师对洛晓偏爱一直都有些过分,她经常把洛晓的考卷答案印发百份,分到两个班。她说洛晓手写的字比宋体清秀,一些阅读理解她的答案也经常比标准参考答案更有意思。洛晓一直想说分享下就行了,老师,真的不用印发。但是,盛情难却。
像这样亦师亦母的人,洛晓也是一辈子就只碰到这一个。
如今张老师退休了,在洛晓老家新港镇开餐厅,开业自然首当其冲就是会邀请洛晓前去。
这是恩师。
她若不去,根本说不过去。
纪巡收拾完设备,直到实验桌上呈现一丝不苟,连半滴水珠与尘屑都没有的洁净,才关门出了去。
洛晓坐在客厅,见他出来,柔声喊他:“来吃水果。”
纪巡皱眉,看着她旁边那盆呈轻微锈色的苹果:“这还能吃?”
每一块苹果大小不太平均,看这个刀工,显然不是保姆切的,而是洛晓亲自切的。
他知道妻子有“求”于他的时候,才会做这样的事。
这苹果切开没到半小时,目前只是一点点氧化而已。
纪巡:“倒了。”
“……”洛晓没与他争辩,将苹果倒进了垃圾桶,起身又去倒了杯水。
热水现在显示是52°,这是洛晓习惯的温度,因为平日里她在家的时间更多,所以就按她的习惯调控。
纪巡平时喝得要再冷一些,洛晓就又往里掺了不多不少的凉水。她将温水递过去,开口提了周末想回镇上去参加同学会这事。
洛晓不是没想过,她如今这种堪称“娇妻”的状态,张老师见了会失望,老友见了会觉得有些可惜。但是,她还是想去。
老师已经60多岁了。师生间像这样碰面的机会,见一次少一次。难得老师这个年纪还有心要做事,洛晓必须要本人到场支持一把。
纪巡双眸清黑,将她抱到腿上:“学乖了,总算知道报备了。”
“你同意就行,但是……”洛晓这天因为收到这条邀约的信息莫名有点懊丧:“纪巡,其实你是不喜欢向人报备的吧?”
纪巡捻弄着她的头发,在手指上漫不经心地转了几圈:“然后?”
洛晓认真道:“我也不喜欢报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所以我从来不问你在外面或者在密室里做些什么。还有,你总对我说「我已经强调过」,这听起来就像领导对下属的语气一样,完全没得商量。”
纪巡:“我们一直以来都是这样,没有什么不好,不是吗?”
洛晓皱眉:“不是没有什么不好,而是我知道做什么样的事你会感到不开心,为了家庭和谐,所以我才迁就着你,才知会你一声。
本来作为一个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