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23年2月16日,完成于2023年7月3日
抛开人性的欲望,习以为常的孤单,这种感觉,让我陷入一个想说又说不出来的境地。
仿佛是如同深处在虚空之中,整个空间里只有我一个人,无论我如何呼喊,只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仿佛是整个世界只剩下了我一个人,经历了世界末日之后,那种孤独由内而外的遍布全身,让我对活着都丧失了意志。
这种滋味,慢慢品尝,之后,我发现了原来这就是所谓的孤独,可能你真正面对的时候,哪怕是再坚强的人,也会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吧。
我这种多愁善感,天马行空,自以为半只脚踏入艺术门槛的异类,只知道只是在做一个完全意义上的角色。
这种角色,如果存在于电影或者戏剧中,还尚可实现,若是置于人生之中,估计属于一个完全不可能存在的角色吧。
因为看不惯世俗,却跳不出世俗。被世俗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不得不服从残酷的生存法则,然后说着言不由衷的话,戴着伪善的面具。
没有能力去改变世俗,怜悯世人,却又经历了很多普通人不会经历的苦难。说到我的困难,不止是身心上的更是灵魂上的,那种感觉真的让人窒息,如果再来一次,我估计可能我不会挺到现在。
连自己的幸福都没有得到,还想兼济天下,我这种人只是在,自讨没趣,多管闲事罢了。
是呀。自己的幸福都无从获得,自己的愿望都难以实现,自己的生活都没有过好,还有心思去让天下人生活的更好,我这不是在多管闲事吗?
我只是一个芸芸众生中,普通平凡的人,有什么能力和资格去管别人的事情,都说能力越大责任越大,可是我连能力都达不到标准,揽下那么的责任不是难以自己吗?
说的多了,其实就是一段失败的人生,但是,外人又认为我在浪费时间,辜负爱我的人。
但是,忧国忧民的人,自然最懂彼此,杜甫先生,鲁迅先生皆为忧国忧民之人。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先生的愿景,到今天似乎也没有完全实现。
在贫穷的地区,很多人连活着都是奢侈的东西,更别提吃饱穿暖了。
鲁迅先生弃医从文,为了医好华夏人民的思想,他可曾想过得到其他人的理解?我想是没有的,他的出发点也岂是人人可以理解的。
我创作的初衷不止是为了记录下我的荒诞文学,也想通过我的纸和笔,让更多的人活得更好。
未经他人苦,莫劝他人善,我只愿做我自己,一个不被世人认可的异类,孤独而又坚强的活着。
偶尔撑不下去的时候,总会想起过往的苦难,想想天下仍然在受苦受难的人民,我想我会咬着牙,继续活下去。
在人间活着,就是一种磨练,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我愿天下人能够过得更好,我愿意为了他们继续写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