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于2023年6月5日,完成于2023年7月14日
有些睡不着,思绪很乱,理不清剪不断,若非要找出一个根源大概就是人生二字。
人生有苦辣酸甜,人生有悲欢离合,人生有人情世故,人生没有演习和彩排,当然你的剧本只能由自己书写。
人生苦短,如果刨去睡觉和工作的时间,留给你的时间屈指可数,那我们是要去享受还是好好利用仅存的时间去提升自己呢?
答案不是肯定的,当然也不是否定的,每一个的答案都是不同的,所以如果把自己的答案强加给别人,那恐怕只能酿成悲剧。
还是梳理不出来一个大概的走向,大概是想到哪写到哪,简直是胡闹,如果这种文字还有什么意义的话,大概是对生活的记录罢了。
及时行乐,活在当下,其实并不冲突,但是又会因为很多的现实因素产生动摇,比如金钱,比如情感,比如有的没有那些条条框框的束缚,让及时行乐变成了一种格式化和固定化的行动,趋利避害人之常情,于是,及时和行乐就此被孤立。
人生是没有温度的,但是如果把过程中的种种都计算上,那么人生是有色彩的,这种色彩可能五彩斑斓亦可能苍白无力,但不管是哪种都是色彩,都属于人生的色调。
不过,文字是有温度的,可以表达一个人的喜怒哀乐,可以表达赞美和憎恨,这种情感的传递,让文字成为了载体,也就是有了温度。
温度还是常温最好,太热了受不了,就好比,过于的热情就会让人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受;可是太冷了又难以忍受,过于的冷漠对于一段关系的维持只是在强撑罢了。
有的胡言乱语,并没有什么意义,不过是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总有人会赋予它一种特殊的意义,不过,谁知道呢?胡言也罢,乱语也好,不过是想说着话罢了。
再一次读起那日的胡言乱语,还是感慨颇多,是啊,人生不过就是在经历,就是在受苦受难吗?
穷人不要生孩子,生下来孩子,然后孩子未来继续你的1.0版本,继续受苦吗?
想吃点好的,舍不得,要给孩子留着,穿点好的,也舍不得,捡孩子穿剩的还能穿。
至于孩子呢?年少的时候可能喜欢买些名牌,但是上了大学之后,也只是买一些好看的不太贵的衣服,吃饭的时候也会纠结要不要不吃了,省一顿饭钱。
可是,在游戏中又会花钱,追剧看球赛听音乐种种的都要会员,都要钱啊,现在为钱至上,哪里不需要钱?
同学聚会,班级聚会,不能不去,去了又是一笔开销,小康家庭其实可以接受,但是那些,和我一样农村的孩子,甚至偏远山区的孩子,他们呢?说他们不合群,难道不是因为他们的生活费不够吗?
可以去打工,考上了普通的大学,课业不紧张,完全可以去打工,只是还是想沉溺于现实和当下的欢乐,不也是浪费时间吗?
可是,如果是课业很紧张的好学校的好学生,他们哪里还有时间和精力去打工呢?
到了今天,想找朋友出去玩,然后呢,自己没有工作,还要花父母的钱,真的很愧疚啊,为什么还不能独立,自己挣钱呢?
为了维持那种简单的快乐,在这些上花钱,是值得的吗?也许是,也许不是,不过,也许可能被扣上一个败家子的帽子吧。
上了一个大学,发现除了文凭之外,其他的东西全是自己积累的,在学校里学到的很少,上大学究竟有什么意义呢?
对于找工作有任何的帮助吗?也许有吧,如果你连大学文凭都没有,可能连面试的资格都没有吧。
这个是门槛吗?也许是吧,看能力吗?也许不看吧,不是名牌大学,985,211,可能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你,直接淘汰掉了,很残酷吧,就算你有能力也是一个淘汰者罢了。
实习的工资很少,转正之后可以维持生活,还能余下点,不还是要依靠家里吗?
说到底,就算充满愧疚,不还是花着家里的钱,然后整日不思进取,只知道自己快乐,忽视家里的经济条件,难道这种孩子,还应该得到家里的喜爱和支持吗?好像没有资格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