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说你们两人也是两朝元老,这时候应该加官进爵,那就加你们一个银青光禄大夫的散官,继续当你们的六部尚书去吧,”张昊道,“你们带上一份诏令,给戴安加一个银青光禄大夫,表彰他的忠诚。”
第二道诏令,是给全京师的贫寒士子的。
“恩科虽然很快要开始了,但这些贫寒士子,他们是没有多少机会,在学习的时候还能接触到一些基本的政务的。”张昊诏命,“朕是君父,不能不体谅这些文人的难处。即日起,自朝廷六部以下、地方衙署在京兆府以下衙门,处理政务之时,京师士子可去旁听。”
那两人大喜过望。
“不过,臣不赞同开这么大的口子,”李永年建议道,“应该给文人士子分一下层次,那些家世好背景比较高的士子用不着。”
“是啊,正因为他们用不着,所以他们必然不可能去,那就让京师民众看到朕对待这些人的一片诚意。”张昊道。
他同时要求:“你们两人都是朝廷重臣,为国取才也应当尽心尽力。”
两人心满意足,在也没什么遗憾的了。
张昊却有点不自信。
知识分子的毛病他很了解,就这么一道简单的诏令,能让大多数站在他这边?
“我得去看看。”张昊立马换便装。
林天涯出宫就和李永年分开了,他要去大理寺那边宣诏。
“别激怒大多数,齐王已经没希望了,我们得给自己留点后路。”李永年叮嘱道。
林天涯苦笑一声:“你还没看到吗,现在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皇朝和诸侯国的矛盾,皇帝要一统天下,就是这种矛盾的爆发点。”
“我倒是没这么想过,内部呢?内部矛盾是什么,怎么爆发?”李永年请教。
林天涯道:“内部的矛盾,早些年是皇帝和大臣的矛盾,这个矛盾表现在齐王谋逆,在镇南王对皇权的虎视眈眈。但如今不一样了,皇帝要整合所有资源用来北伐收复失地,矛盾就变成了朝廷和世家大族之间。”
李永年还是没能太清楚这句话。
“说白了就是,站在皇帝一边,坚决地支持北伐和皇朝复兴,和顽固的保守己方集团利益,具体表现在世家大族乃至门阀利益的那群人之间的矛盾!”林天涯道。
这么说李永年就完全明白了。
“我们是寒窗苦读出身的文官,要依附于皇权而存在,这是不可改变的道理。”
“何况你我之辈,半生为张晨而与皇帝作对,那是皇权的内部争端。现如今皇帝发愤图强,已经展现出一个创业明君的本领。”
“反而是张晨还在执迷不悟,他不明白天下大势已经改变了,在这时候如果我们还坚持扶持张晨,那必然要被世人所抛弃,这对我们来说是最愚蠢的选择,张晨也会被我们拖累。”
“反而如果我们跟着皇帝走,潮流就无法抛弃我们。有我们建功立业的功劳,张晨就能得到比较多的照顾,对我们而言,保证他的子孙后代不走歪路就已经对得起先帝的嘱托和恩遇了。”
林天涯说到这拍了拍李永年的肩膀:“不要再学那些世家大族的做法了,我们和这些人,天生就不是一路人。”
且不提李永年跑到御史台去传诏,林天涯飞奔着跑到大理寺门口,对着只穿着里衬,提着棍子的戴安狂喷。
“身为国家大臣,如此流氓不堪,岂能对得住皇帝的重托?”
“文人士子前来抗议,这只是皇朝内部的问题,你身为大理寺卿居然和士子搞对抗,这是把内部矛盾扩大成外部矛盾,这是你没有智慧的象征!”
“皇帝维护你的忠诚与勇气,你应该考虑怎么提升自己,而不是继续和士子对抗!”
林天涯这一顿喷,让戴安奇怪了。
我怎么说也还算是皇帝第一批的心腹,至少是第二批。
你林天涯到今天还在为张晨而上下奔走,你也配喷我没脑子?!
林天涯懒得和他扯淡,直截了当宣布了皇帝的诏令。
士子们大惊,皇帝给的特权太大了他们还真不敢承担。
“我等的意图并不是反对皇帝,当今陛下雄才大略,天下无人不知。这次恩科,我们也在积极备战,但大理寺对天下文人领袖刻薄,这是在打我们所有文人的脸,我们只是反对大理寺滥用刑罚,并非反对陛下的意思。”能说会道的组织者出来解释道。
林天涯道:“陛下神文圣武,岂能不知道你们的意思。故此在国家用人之际,陛下提前让你们去熟悉中枢以及地方政务,这是要重用你们的意思。至于你们能不能拿下来这些工作,那是你们的事情。”
他又给戴安的鲁莽之举解释:“戴大人也并非要与士人为敌。在这个时候陛下既要应对北方三国的威胁,又要克制江夏军阀叛军,你等与出身名门的士子相互勾结,哪怕没有证据也有确凿的行动,这难道不是给陛下拖后腿,给国家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