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朕非汉废帝> 第460章 恩师竟给朕备好了儒林奇兵!壮哉!朕何惧韦贤老儿?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60章 恩师竟给朕备好了儒林奇兵!壮哉!朕何惧韦贤老儿?(1 / 3)

此刻,王式坐得更直了一些,两腮搭拉着,又端起了“昌邑王傅”的那个架势。

看到这老儒古板的模样,刘贺不禁哑然一笑,马上就让侍立一边的樊克去备茶。

不过片刻的时间,茶和水就端上来了。

刘贺请王式对案而坐,仍然执弟子之礼向王式敬茶,而王式也受之无愧。

这场面,竟然与王式大闹昌邑王府的那一夜有些相似:人相同,茶相似,也在宫殿中。

那一夜,刘贺第一次向自己不喜的王式透露了想要南面称帝的想法。

那一夜,王式第一次意识到自己虽然垂垂老矣,也还应该做些实事。

那一夜,王式带着自己老奴默设下了一个陷阱,杀了广陵王的细作。

此情此景,仿佛就发生在昨日。

茶过三旬,君臣二人得到了片刻的歇息,刚刚与韦贤争论的心,终于变得平静了一些。

终于,王式意犹未尽地放下了手中那还微微发热的空茶杯。

王式又抖了抖宽袖上不存在的灰尘,终于说了起来。

“儒术和儒经自然皆宗仲尼所作的五经,但是儒家先贤辈出,又有子夏、子思、孟子、荀子著书立传……”

“在今日的大汉中,历代先贤大儒所著颇多,大而化之自然都可以称为儒经,但是

被朝堂认可的儒经就只有五经。”

刘贺这是知道的,在大汉,儒经的范围非常狭窄,后世十三经中的许多本,都还没有获得经的资格。

就像后世大名鼎鼎的《孟子》,要到一千多年后的两宋,才被大儒朱熹抬到经的地位。

“经者,织之纵丝谓之经,必先有经而后有纬,是故三纲五常六艺谓之天地之常经。”刘贺点头说道。

王式一愣,没想到天子对这枯燥生僻的训诂之学也有研究。

“陛下好学问,解释得颇为通透完整。”王式赞叹道,越发觉得天子有大才。

“略懂略懂。”刘贺有些尴尬地说道,这哪里是他的高见,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上写得清清楚楚。

剽窃后人的学术成果,刘贺总是有些于心不忍,但即将要到辩经的关键时刻了,恐怕是要“多多地抄,用力地抄”了。

“在如今的大汉,不管是官学和私学,最为推崇的就是‘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历代先贤大儒研究‘五经’,而后又分为不同的师法和家法……”

“何为师法,何为家法?”刘贺听到了自己没有听过的内容,连忙就追问。

“陛下可以认为师法乃一派之始,家法乃师法之下再出细分。”

王式解释到此处,看天子似乎已经有些迷糊,索性就用《春秋》来举例子。

“《春秋》分为三经《公羊》《谷梁》《左氏》……”

“董仲舒通《公羊》,从他开始《公羊》被立为官学,所以董仲舒之说乃师法。”

“而后弟子又细解董仲舒疏通的《公羊》的经意,又可分为各家公羊学。”

“师法高于家法,儒生要尊家法更要尊师法,只可解读,不可更改,否则就是大逆不道!”

“但是家法中又有大小之分。”

“说到底,师法和大的家法就是大派,小的家法就是小派。”刘贺说道。

“陛下也可以如此理解。”

刘贺听到此处,有了更清晰的了解。

这意味着不需要去管那些零散杂乱的小家法,只需要将“师法”和重要的“家法”辩赢,也就一赢百赢了。

“王傅,那敢问博士官中,有哪些儒学大派?”刘贺急切地问道。

“陛下此问差矣,各位博士官只是各儒学大派推出来的一人罢了,陛下要问的是,天下有哪些儒学大派?”

“请王傅赐教。”刘贺原本有些混乱的思绪,逐渐有些清晰起来了。

“在如今的太学里,被立为博士官的总共有五经七师。”

“被立为官学的儒经总共有五部,分别是《尚书》《易经》《春秋》《诗经》《礼经》。”

“但《春秋》分为《春秋谷梁传》和《春秋公羊传》,《诗经》分为《齐诗》和《鲁诗》。”

“所以说,在当今的大汉,影响力大的儒学大派,一共有七家?”刘贺问道。

“正是。”王式答道。

“王傅,还请你再给朕说一说,如今这各经的博士官分别是何人,他们身后各派的儒学最精深者又是何人?”刘贺问道。

“《尚书》博士官如今空缺,而且前后几任博士官皆出自夏侯氏,前任博士官乃夏侯建,背后的大儒是他的叔叔夏侯胜。”

刘贺听到此处想起来了,这叔侄二人几个月前被自己判了徒刑,而后又被自己偷偷赎刑,还跟着王式帮自己校勘经书。

虽然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