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23章(3 / 4)

如实道 :“ 我本来是打算等严公上任之后请严公主持修一修洛阳城几道关卡的城墙 , 再以官商合办的名义开几所学校 , 最好再组织一支剿匪的军队 …...“

既然打算将安禄山的叛军拦在洛阳城外逼迫叛军改道 , 那当然要在这安禄山造反之前整修好洛阳军备 , 将洛阳城包成一只铁桶了 。

严挺之打断了李长安的五年计划讲述 , 他着急问 :“ 臣是想知道公主对皇位有何看法 。“

李长安 : 77

咱们才刚认识第一天您就已经能忠诚到与我谈论这样的话题了吗 ?

严挺之恨铁不成钢的看了一眼李长安 :“ 圣人如今年事已高 , 公主也该考虑这些事情了 。 咱们大唐的皇帝就没几个命长的 , 说不准圣人哪天就 …... 总归 , 如今已经到了考虑这些事情的时候了 。“

李长安很想告诉严挺之李隆基还有二十多年能活 , 而且若不是李亨死前带走了李隆基 ( 存疑 ) , 说不准李隆基还能再多活几年 。

可还不等到李长安回答 , 严挺之便滔滔不绝讲了起来 。

“ 臣年事已高 , 倒也有过一些经验 , 臣入仕时则天大圣皇帝还是皇后 …...“

年纪大也有年纪大的好处 , 严挺之活得久 , 阅历也丰富 。

他生于高宗年间 , 武则天登基的时候他已经开始考科举了 , 可谓是一路看着各种政变过来的考人 , 而且还参加过其中数次政变 , 有充沛的政变经验 。

“ 臣以为 , 公主首先应当取得圣人喜爱 , 然后劝说圣人废太子 。 “ 严挺之满脸 T

义的给李长安出着坏主意 。

“ 废长立幼乃是取乱之道 , 太子年少 , 公主才能借着长幼之名干涉他 。“

李长安沉默片刻 , 提醒严挺之 : “ 我是父皇众子女中最小的一人 。“

她已经是那个幼了 , 下面没法再立其他的幼子了 。

严挺之这才意识到李隆基最小的孩子也已经十几岁了 。

他磨了磨牙 , 心中不由埋怨起了李隆基怎么这么能活 。

「 那也无事 。 “ 严挺之轻飘瓢揭过了这条 。

严挺之迅途掠过他这些年所亲眼目睹过的四位大唐皇帝的登基过程 , 很快就想出了新办法 。

“ 公主可以先想办法将客相换成您的人 , 而后再取得十牛卫大将军的效忠 , 联合太子李亨 , 趁圣人年老生病之时逼迫圣人将皇位先传给李亨 。“

李长安觉得严挺之有点激进 。

她沉默片刻 , 道 : “ 父皇春秋鼎盛 …...“

不过从严挺之的这番叙迷中李长安也终于知道了为什么李隆基那么防备太子一合着你们大唐从皇帝到官员都默认即位是这么个流程啊 。

“ 哮 , 重用奸臣打压忠臣 , 奢靡无度 , 宠幸奸侯 , 春秋再鼎盛又有何用 ?“ 严 j

之恨恨道 。

他又想到了自己这些年所遭受的委屈 。

李长安听出了严挺之的埋怨 , 她恍然大悟 , 然后迅速用眼角余光警了严挺之一眼 。

原来是粉转黑 , 脱粉回踩啊 …..

眼离开了长安城便对李隆基只字不提的张九龄不同 , 严挺之对李隆基显然是恨多一些 。

李长安对严挺之的这个想法却没觉得有什么奇怪 。

难道只准帝王无缘无故贬谌臣子 , 却不许臣子恨帝王不成 ?

如今还不明显 , 等再过几年 , 安禄山手下的那些官员全都是对李隆基恨之入骨之人 。

“...... 李亨身体从小就不好 , 更是在听说三王被杀后生了一场大病 , 他也活不了几年 。 公主可如法炮制在李亨病重时再逼他退位 , 然后扶持幼帝登基 , 便可以名正言顺以长公主的身份执掌朝政 。“

严挺之是亲眼看到过武则天是怎么上位的 , 对此他很有经验 。

“ 等您将朝堂上的大半臣子都换成您的人之后 , 您就可以废幼帝而登基 。“

说到登基二字 , 严挺之满面红光仿佛已经看到了李长安登基的模样 。

只是若是按照这个流程来 , 严挺之是肯定活不到李长安登基的那天了 。

或者说严挺之其实也不确定李长安会不会像李隆基一样如今只是将本性伪装起来假装是一位明主 , 毕竟李隆基年轻时也曾经英明过 。

可严挺之等不起了 , 他再没有二十年可活了 , 他只能抓住面前的救命稻草 , 李长安就是他那颗救命稻草 。

你们大唐人真的很激进啊 !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