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府的事办完了,楚夫人便开始准备到李家替贾珠下大定的事。虽说是二房的儿子,但毕竟楚夫人是当家主母,很多事也需要她出面操办。
钱妈妈按照和迎春的商议,让丈夫去打听太平村那里卖地的事。迎春则每日跟着楚夫人学习如何挑选适当的物品作为纳征的礼品。
王夫人自然也每天跟着忙活,到底是大儿子成亲,虽然不太满意女方的条件,也不能草草了事。何况这也关系到元春的面子,万一她有一天得到圣宠,贾珠可就是国舅爷了。而且,若是全部交给楚夫人办理,一是当娘的不亲自操办,说出去不好听,二是她也担心楚夫人会从中捣鬼,以次充好。
不管王夫人心里是怎么想的,面子上倒是和楚夫人有商有量的采买下定的物品。不得不说,她到底也是大家出身,东西的好坏一眼就能分辨出来。有些方面的见解也是很有道理,连楚夫人都极为叹服。
迎春对所有有用的信息都是照单全收的,不管是楚夫人还是王夫人,都有太多的东西可以让她学的了。她每日吃过早饭就跟在楚夫人身边,那股子认真劲儿让王夫人都在心中暗暗的点头。
这边每日忙的热火朝天,当事人贾珠却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闭门苦读,每天不是去书院就是把自己关在书房里挑灯奋战。惹得贾琏笑他是怕院试过不了没法和李家小姐成亲,其他书友正在看:。
平凡又忙碌的日子过了没几天,就传来贾赦的小妾秋红怀孕的消息。贾赦高兴的把秋红宠上了天,还特意交代楚夫人要好吃好喝的供着她。楚夫人心平气和的答应了,还按秋红的要求做了好些应季的新衣裳,新首饰送过去。
贾赦乐得连连称赞楚夫人贤良,太夫人知道了以后,虽然也高兴府中即将添丁,但还是把贾赦叫过去教训了几句。告诫他万不能太过宠爱小妾而不顾礼数。贾赦这回倒是点头应了,连着几晚歇在楚夫人房里。
在迎春看来,楚夫人其实对贾赦歇在谁的房里根本就无所谓。不在她屋里歇着反而更好呢!
不过,楚夫人的淡定并没有感染所有的人。柳姨娘来请安的时候还特意隐晦的提了提那秋红的要求多么的无理,提醒楚夫人莫要让她坐大之类的话。结果却被楚夫人教训她要安守本分,不可多生事端。柳姨娘碰了一鼻子灰,再也没敢说过类似的话。
迎春觉得这件事有些反常。贾赦那么多的小妾,这么些年没有一个能生下一男半女。迎春可不相信这是正常的,深宅大院里的事谁说的清楚。这秋红怎么就这么好命,刚进府没多久就怀上了?
而且楚夫人那样能干的一个人,怎么会对一个很可能威胁到她和贾琏地位的女人这么的好,实在是让人觉得有些不合常理。迎春猜不透楚夫人的用意,便在心里奉劝那个秋红自求多福了。
......
京城东四条胡同孙府,是一个两进的宅子。原来是翰林院的一位老翰林的宅子,挤了一家三代十几口子人。没办法,谁叫京城地贵呢!后来那老翰林回乡,孙绍祖便从他手里买下了这里。
林清如坐在椅子上打量这个书房。简单却又透着一股富贵的气息,墙上挂着一幅徐松子的真迹,桌子上的汝窑对瓶上釉着的几支腊梅颜色端正漂亮,一看就不是凡品。一水儿的黄花梨木家具,擦拭的没有一丝的灰尘。书桌上的放着一方名贵的定州端砚,和一只刻工精细的白玉兔子镇纸。桌上还摊着一张纸,有一首写了一半的诗。
林清如走近伸手拿起,那两行字写的苍劲挺拔,可见是下了一番苦功的。上面只有半首残诗,林清如不禁张口读了出来:“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
江氏走到门口,正听见林清如读这两句诗。她皱了皱眉,怪不得自己去了正厅见不到人,原来跑到爷的书房里来了。不是说这位林小姐出身官宦世家么,怎么如此的不懂礼仪。主人家的书房也随便的走进来。幸亏爷从不在书房里放一些重要的东西,否则不小心被她看了去,反倒是自己的过失了。
“林姑娘。”江氏喊了一声,待林清如回头时她已是换上了一张笑脸:“姑娘请厅中奉茶。”
林清如也有些不好意思,连忙将手中的宣纸放下,面带羞涩的笑道:“劳烦江姐姐了。”
江氏愣了一下,不明白这林姑娘无端端的害羞个什么劲。她朝桌上看了一眼,不就是看了看爷写的半首诗嘛。而且好像还不是爷自己写的,不过是拿了块好砚台出来,爷想试试笔抄了半首诗而已。
算了,可能官宦人家的小姐想法都比较和常人不一样,也许这是她自己随便进书房被自己发现不好意思吧。江氏笑着将林清如带回正厅,奉上了茶点。
林清如一边喝茶一边不着痕迹的打量着坐在一边陪着自己说话的江氏。她十七八岁的年纪,皮肤白皙,五官并不算出众,但胜在十分的耐看。
今天天气有点热,她穿了一件秋香色的素面褙子,下面一条桃红色的马面裙,裙边处绣了一圈暗金色的春藤花。并没有戴什么贵重的首饰,头上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