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父可敌国> 第999章 踏归途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99章 踏归途(1 / 2)

第999章 踏归途

“为啥?”郭英不解问道。

“俺要是这么回去了,感觉来云南就是住了个院,打道回府了。”戚祥叹气道:“你们刚才也说了,云南虽然打下来了,但距离真正平定还远得很,且有仗要打呢。俺不能抛下弟兄们,一个人回去。”

“不是你一个人回去,伤病号都有机会回去的。”沐英道。

“那就把机会让给别人吧。”戚祥扶着床头缓缓站起身,慢慢迈步道:“我都已经快好了,估计回到京城都能满地跑了。让人家笑话……”

“笑话你啥?”郭英问道。

“笑话我是装病跑回来的。”戚祥闷声道。

“怎么会呢,老哥伱想太多了……”沐英两人不禁失笑。

可戚祥这个年纪的人,脑子里一套观念早就成型了,是最难听劝的。

两人最后也没劝动他,只能由他去了。

~~

老五的诊断十分准确,当天夜里,段世叔侄便相继咽了气。

两人又没有留下遗书,这下永远也弄不清楚,到底是叔侄相约自杀,还是段明自作主张,带着侄子去死了。

不过这都不重要了。从大理城被攻陷,两人被带出大理那一刻起,他们就变成了两件展览品。而展览品的死活并不重要……

五天后,朱桢便率领押送俘虏的大军踏上了返程的道路。

此外,随同朱桢返京的,还有三千余名伤残军人,以及三千三百名阵亡将士的骨灰……

三月十五日,大军途径贵州稍事休整。受到了贵州宣慰使奢香和同知刘赎珠的热烈欢迎。按计划,原本只打算歇一宿的,结果足足歇了三宿才离开贵州。

三月底,大军抵达沅州,由此便可登船,走水路一路抵长江,然后顺江而下,直到金陵了。

四月初七,江东门码头旌旗招展,仪仗堂皇,太子殿下率领皇长孙、众皇弟及文武百官,早已在码头等候多时了。

楚王殿下在定远侯王弼和景川侯曹震的陪同下,刚刚走下舷梯,便见明显长高一截的朱雄英,一溜烟跑了过来。

“六叔!”

“雄英!”朱桢赶忙张开双臂,接住飞扑过来的皇长孙,一把把他抱了起来,狠狠亲了几口。

“想没想六叔?”

“都想死你了!”朱雄英也抱着他的脖子不撒手。

这时太子也快步走了过来。

“六弟!”

“大哥!”朱桢赶紧放下朱雄英,准备按照礼仪跪拜太子,却被朱标一把拉住,给了他个有力的拥抱。

然后才放开他,让他接受群臣的跪迎。

接着朱桢向太子进献了露布……就是一面携有捷报的大旗。

太子双手接过来,递给一旁的锦衣卫天武将军……也就是之前的带刀舍人。

朱桢又进献了俘虏名单,太子接过来递给一旁的刑部尚书开济。

然后太子与楚王相携上了玉辂,众皇子也纷纷上车,文武群臣跟随其后,再后面是禁军押送下的三千名俘虏。

一行人在仪仗的引导下,浩浩荡荡向午门驶去,在那里将举行隆重的献俘大典。

~~

玉辂上,哥俩才捞着说两句话。

“去年送你东征时,万没想到整整一年半才能再见到你。”太子打量着愈发沉稳雄壮的六弟,拍着他结实的肩膀道:“真是辛苦你了。”

“确实挺辛苦的,不过我还顶得住。”朱桢一边笑答,一边打量着怀里的朱雄英。见皇长孙已经长成了少年模样,乌溜溜的眼珠子熠熠生辉,全身上下洋溢着勃勃的生机。

洪武十五年的这一关,看来是过去了。

哥俩还没叙上几句旧,队伍出了码头,驶入江东门,喧腾的人声扑面而来,让他俩不得不先停下聊天,保持皇室威仪,应对狂热的百姓。

提前几日,礼部、应天府的人就开始为今日的献俘大典忙碌。

他们在江东门至午门前的大道上,扎起了一座接一座的彩楼,又将青石板的官道冲洗的一尘不染。

京城的百姓虽然见多了献俘大典,但这一回的意义格外不同,这场胜利意味着皇上彻底统一了天下,至此整个中国都是大明的了。

好吧,这只是官方的说法,其实大明的百姓对云南根本没什么概念。他们更感兴趣的是那位,他们看着长大的庞大王爷,终于回来了。

去年征倭军凯旋时,他们就曾万人空巷欢迎过。可那回,身为征倭将军的楚王居然不在队伍中,让他们好生失望。

后来,京城百姓都听说了楚王殿下,为救一位只有一面之缘的好官,日夜兼程,南下两千里的感人事迹,对这位殿下的好感就更深了。

永嘉侯父子也因此出了名,以至于他们被押送进京时,好多人揣着砖头、石块埋伏在道旁,准备砸死这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