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非洲创业实录> 第677章 公务员制度尝试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77章 公务员制度尝试(1 / 2)

第677章公务员制度尝试

东非这次胶州摩托展会,更多的是为了营销,打开知名度,至于远东帝国的消费情况只能说两极分化严重,不过好在现在内燃机动力车辆都属于高奢侈品,所以东非根本没想过打开平民市场。

而远东帝国这种体量,有钱人还是很多的,按道理来说东非集中攻关广东,上海亦或者是京师,天津这些城市的市场,不过那只是从经济角度考虑问题。

由于东非当初殖民地起家的原因,所以改变很多国家的刻板印象也是东非要做的一个任务。

像美国和巴西,那都有几百年历史已经被大众所接受,东非这些年还是有人会自动归类为殖民地。

这对东非的国家形象很不好,而国家形象又事关市场的品牌效益,就比如当前英国产品,别管质量好坏,在很多国家眼里那就是最好的,毕竟世界第一强国,东西能差么!

这就和前世远东帝国商品出口转内销一样,价格翻倍也有大批人愿意买单,这也是文化霸权的一种体现。

相对于远东帝国的五辆,东非向欧美的投放量超过三百辆,这个规模十分可观,不过欧洲国家多,所以平摊一下也就那样。

而造成东非摩托车产量高的原因,其实是受益于东非自行车产业链的逐渐成熟。

其他不说,二者的轮胎规格就是差不多的,很多为自行车生产零部件的工厂可以为摩托车加工零部件。

而且武装起来也比汽车方便,这就大大降低了组装上的要求,不过也有很大的弊端,那就是对车辆的内燃机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给摩托车提供动力的内燃机,体积不能太大,所以摩托车性能很差,但是这东西现在不属于普遍消费品,顶多算是给那些买不起汽车的中产阶层一个消费的机会。

不过要说到东非现在需求量最大的还是自行车,有了空心充气轮胎的加持,还有这几年东非政府的投入,东非国民对自行车的需求十分旺盛。

主要针对政府机关人员,城市居民,还有军队等,这些群体就让东非国产自行车不愁销。

同时海外市场扩张也十分顺利,毕竟东非是第一大橡胶生产基地,而之前对自行车销售最大限制的就是轮胎。

东非的主要竞争对手也就是美国,美国的橡胶需要从巴西和东非进口,而巴西本国之前对橡胶产业并不重视,顺带让美国在这个领域落后于东非。

毕竟自行车技术门槛低,就是普通人按图索翼也能折腾出来,所以最终还是要看成本上的优劣。

而降低成本除了原料价格问题以外,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就是扩充产能,东非布局时间早,投入大,所以能吃掉这块红利。

德奥两国也是自行车生产大国,不过自行车产业基本上操纵在黑兴根财团手下,一是橡胶需要从东非进口,而黑兴根财团和东非的关系不言而喻,二是黑兴根财团下手早,自行车本来就一直是黑兴根日用品公司的业务,只不过当初自行车性能一言难尽,再健康的人也会感到颠的慌。

不过说到自行车产业,那最重要的还是流水化作业理念,这是恩斯特当初起家的法宝,东非自行车产业就是按照这个理念实现了产业内部的分工协作,提高了生产产能。

最重要的是建立了统一标准,这样和欧美一群单打独斗的企业和小作坊相比,东非自行车在质量,售后方面都有自己的竞争力。

统一标准也就意味着品控更加可靠,同时零部件也可以在黑兴根日用品公司或者指定售后点提供,方便维护。

而且在恩斯特看来,东非自行车出道即巅峰,基本上没有什么大的缺憾,再想进步除非把什么碳纤维之类的应用上,不过以目前时代的科技显然不可能。

当然,铝制品也是很好的替代品,可现在铝的产量依然有限,价格不是一般人能消费起的,而且普通人需要自行车来干活,对承重的要求很高,并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出行工具,所以铁质车架仍然会是主流。

总而言之,东非在这个产业上已经站稳了脚跟,同时带动了东非上百家工厂的运转。

而其中的一些零部件工厂,由可以给马车,摩托车,甚至汽车提供零部件,产业之间就形成了交互。

……

“王储殿下,根据您的要求,鉴于国情需要,我们将在明年正式全国范围正式推行公务员考试。”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东非的中学生数量总算达到了一定基数,正好对应东非婴儿潮时间。

所以政府的改革也要顺应时代发展,就比如政府机关人员的选拔方式是其中一个重点。

“这次公务员考试,要稳步推进,一口吃不成胖子,而且要照顾当前政府内很多官员的情绪,国家现代化是大势所趋,所以东非也要顺应这种大势。”

这次考试范围虽然说是全国,更贴切的讲,主要是东部地区,因为东部地区起步早,教育体系建设早,也更完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