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午饭,李卫东熘达着回家,刚到办公室门口,就看到未来教育基金会的理事长梁文辉和丁原站在门口闲聊。
看到李卫东过来,两人都向这边迎过来,梁文辉笑着寒暄道:“董事长!”
李卫东好奇地问道:“什么时候来的,怎么没提前说一声?”
“刚到,一根烟还没抽完呢,知道您忙,就没告诉您!”梁文辉笑着解释道。
“我忙不忙,你们还不知道,亲自跑过来,什么事这么重要,进去说!”李卫东自揭自短。
李卫东边说边向办公室走去,对于梁文辉他还是比较客气的,天天东跑西颠的,关键是因为公益性问题,还挣不了太多。
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还能有人醉心于公益事业,实属难能可贵。
“有两件事,一件事您上次提的科学奖的事情,一个是您给京城理工大学捐款的事!”梁文辉跟在李卫东后面说道。
“哦,上面同意了?”李卫东问的明显是第一件事,这事也过去两个多月了,该有个消息了。
“同意了,这是复函,还有咱们的申请报告的影印件,几个主要领导都有批示!”梁文辉从随身的文件包里拿出一份文件。
李卫东接过,看了几眼,里面有些纲领性的条款,具体的细节估计还得需要再去完善。
当然他主要是看上面的几个领导批示,不知道这算不是领导墨宝,总之留着肯定有好处。
“很好,这事你去处理,有问题再来找我!”李卫东看完后兴奋地说道。
“那名字呢?”梁文辉问道。
“《未来》这个名字怎么样?”李卫东随口问道,他还没有高调到用自己的名字命名,而且还想要多活几年呢!
未来教育基金是李卫东的搞的公益基金,用这个名字合情合理,有理有据。
“这个名字好,意义深远,既是基金会的名字,又显示出这个奖项的使命来,筑梦未来,面向未来!”梁文辉没有犹豫地赞成道。
这也是他的备选之一,当然第一个选项就是“李卫东奖”,但也心里揣度,老板应该不会那么的高调,必须得有其他的备选项。
别到时老板突然反问一句,你觉得的哪个好,临时想就显得仓促了。
李卫东敲着桌子说道:“那就这么定了,尽快去办吧,我看这个文件说,三个月内要把基金会的注册资料上报给民政部门!”
“我们正在准备资料,已经差不多了,这里还需要您签一份捐赠说明,不然我们无法说明资金来源,注册会比较麻烦!”梁文辉适时地拿出一份文件。
梁文辉看李卫东签完字后,又拿出一份文件,接着说道:“这是您捐赠您母校京城理工大学的捐赠合同,还有基金管理章程!”
“辛苦你了!”李卫东接过后,客气地说道。
这个捐赠实际上属于李卫东的个人捐赠,并没有走未来教育基金的账,梁文辉也仅仅属于义务帮忙,这件事并不是他的职责。
“都是我应该的,学校那边的准备工作已经做的差不多了,只等您去宣布捐赠启动,在校生就可以每天免费领取鸡蛋和米饭馒头!”梁文辉笑着说道。
“那就尽快安排吧,宜早不宜迟!”
“看您的时间,我去通知王主任?”梁文辉问道。
李卫东看了一眼桌子上的台历,然后拿起旁边的电话,对电话那头的陈军说道:“下周一有什么安排吗,都推了吧,去一趟京城!”
然后才对梁文辉说道:“就定下周一吧,你说的王主任,王宁?”
李卫东知道学校对接这事的是王宁,现在成了王主任,不过在国内主任这个职位和书记差不多,可大可小,小无谷底,大无止境。
村里可以有,国家级的也可以有!
“对,是王宁老师,她是学生资助中心的主任,管的就是学生的奖学金、助学金,各种补贴,还有各种资助的评审和发放问题!”
“好,我知道了!”李卫东心里一乐,琢磨吕杨在家里的地位会不会发生点变化。
吕杨是副教授的职称,若是算起来也是副处级待遇,资助中心的主任应该是副处级,王宁应该算是实打实的副处级。
一个是待遇,一个是实职,差距可大了去了,虽然是属于学校里的两条不同的升职途径,不具备可别性,但只要在国内的各企事业单位,级别实在是太重要了。
几乎关乎到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如评定工资水平、分房子这种大事,就连过年节发福利,甚至发的劳保用品都不一样。
梁文辉离开后,李卫东开始琢磨自己在启动仪式上该说点什么,他决定要先准备一个演讲稿,不能在学弟学妹面前丢人。
李卫东拿起笔来,开始写大纲,写主旨思想,然后再让秘书完善,只是写了几行,李卫东划掉了,感觉没什么可以说的。
演讲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