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伟民脸上有笑容,眼里有光芒地说道:“这些是我摘录董事长的讲话,这类的讲话有很多,尤其是董事长提到的“主航道”、“主战场”,我统计了一下至少讲了十几次!”
这个时候邹毅看了一眼张伟民,似乎已经猜到了他的目的,然后看了一眼对面的徐德海,巧合的是徐德海也看了她一眼。
两人心照不宣地点了点头,在很早之前,两人就有过这方面的交流,也知道公司以及事业部和下面的子公司之间会有一场硬仗。
是战争就必须要打,但是必须要有人打头阵,现在打头阵的人来了。
“我记得在入职的时候,有幸和董事长交流了很长时间,董事长跟我讲了很多,我是搞医药的,说其他的我也不懂,董事长很照顾,我们当时主要谈医药方面的!”
“我记得当时说了一款稳压药,辉瑞生产的一瓶进口药需要五百多,国产同类的药才三十几块钱,价格差十五倍,没办法,人家的疗效好,一片顶一天,还稳定!”
“董事长非常痛心,也非常惋惜,当时就提出让东星医药和其他投资的制药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的力度,力争要做中国的辉瑞,把疗效提上去,把价格降下来!”
“我当时听的热血沸腾,当时就做出承诺,要让公司内所有的医药研发企业把这句话作为努力的目标和企业使命!”
“要把公司的发展战略集中到医药研发这个主航道主战场上,不搞其他的业务,尤其是和主营毫无关系的业务!”
张伟民看着办公室的几人,这几句话说完,整个办公室里的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他身上。
此时就算是再迟钝的人也明白张伟民要表达什么意思了。
张伟民好像觉得话说的还不够清楚一般,又说了一句,“董事长曾说过,公司搞集团化,成立集团公司,这个集团要有个主线,可以围绕这个主线发展上下游业务,但不能大而杂,什么都做!”
李卫东的这句话多少有些“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意思”,总公司就是五花八门的企业都有,反而不允许子公司搞跨界的集团公司。
但无论中国新盛集团还是瑞博斯控股都是投资集团,实际上没有实体,也没有什么主营业务,或者说主营业务就是投资。
张伟民似乎觉得时间差不多了,拿起桌子上的笔记本,下面露出一摞文件,文件早已经订好,分成若干份。
张伟民把文件分给与会的众人,并说道:“徐监事长、邹总、郑总、夏总、姜总、田总,这是我们事业部对此次在东星医药调研的报告!”
“还有一份关于东星医药集团剥离东星地产及其他非主营业务的论证和建议,请经理会审阅!”
果然,张伟民这一刀砍下来了,还挺狠。
当初东星医药想要发展地产业务,有意无意的提了好几回,申请书放在李卫东手里好几月,才终于在去年的年终会议前被批准。
当时的申请书还是郑思京亲手交给高福星的,现在满打满算也就半年多的时间,估计公司的人手都还没有凑足呢!
这是在立威!
公司规定,事业部对于公司的业务指导,对偏差纠错,根据公司业务情况提出合理建议,报集团公司审批!
现在张伟民提的这些有理有据,关键还有李卫东的原话作支撑,无论是谁都要慎重对待。
邹毅看了一眼张伟民,不知道这眼神意味着什么,随后略过调研报告,开始翻看后面张伟民所谓的建议。
内容并不复杂,和他讲的差不多,拿李卫东的话做理论支撑,然后把东星医药最近半年的财务数据和去年的进行对比。
分析了因为地产业务的投入,造成医药研发的投入比例和实际投入额的减少,以及造成的公司负债表的变化。
短短几页纸,做的非常漂亮,数据详实,对比的也非常明显,只能说做这份文桉的人有点心理学的功底。
后面还有处理这件事情的建议,剥离的东星地产业务可以单独成立公司,由集团公司出资从东星医药收购这个刚成立,无论是财务、资产还是人员都很简单的公司。
甚至还把东星地产的财务报表也附在了方案的后面,整个公司的资产的确不多,毕竟才刚刚成立半年,只拿下了三块地,开工项目的工程量也不大。
邹毅放下文件,平静地问道:“张总,这个方案除了你之外还有谁知道,你是否向东星医药透露过?”
知己知彼百战百胜,邹毅不相信张伟民愣头青似的提出来这么一个方案,不然这种立威的方式就太过激烈了,不符合公司团结的文化导向。
“没有,这是我们最近在东星医药调研得出的结论,这个建议也是我们事业部讨论的结果,当然这个建议不只是针对东星医药,包括公司旗下所有的以医药及新兴产业为主营业务的公司!”
实际上,张伟民没说实话,在调研的时候,他就有这方面的想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