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地回忆自己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他突然反应过来,他最后一次机会应该是在王兴汉让他学习省报的那一天。
他看不出那份报纸的真意在哪没关系,那怕是他低头跟王兴汉请教。
他身上的这些问题都还有转旋的余地。
只是,那个时候苏有康还觉得王兴汉不会跟他斗硬,觉得自己再怎么着也是国家干部,王兴汉拿他又能怎么样呢。
看看自己这一身囚服,身陷囹圄的样子,他才知道,原来体制内,真的有人会撕破脸,以前那些所谓的人情世故去哪儿了?。
苏有康悔了,要是那个时候就像韩常欣似的,跟王兴汉低头,那么现在至少还有机会和他们在同一张桌子上吃肉喝酒。
至少能亲眼看到双桥区的飞速发展。
水涨船高之下,说不定自己也是获利的一方。
一想到这些本来应该很美好的事物,都有他的一份,然而终是失之交臂,那种难受的感觉就像一把刀在他的心上一刀又一刀地捅。
到最后痛的已经是难以呼吸了。
苏有康最后时刻甚至都想托人跟王兴汉说一声对不起。
可是再一想,老子当初都没跟你低头,现在跟你道歉?想尼玛什么好事?
我诅咒你全家不得好死,王兴汉……
苏有康后悔的那个时间点不对,,他总觉得在学习报纸的那个时候跟王兴汉低头,也许日子就会变得好过。
但实际上。
王兴汉为了权宜之计当时不收拾他,但是苏有康身上的那些问题依旧存在。
之后更会变本加厉。
说不定结局比他现在还要惨一些,只不过时间要稍稍延后一点罢了。
真正能够改变他命运的时间点,是在他与人为恶的时候,心存善念。
为官者,可以有政治权谋,但是心里该装的是百姓生计。
他可能都不知道,在王兴汉的每一个笔记本上的第一页都写了四个字:为善去恶!
(还有一章,可能要下午一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