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民国之文豪崛起> 315【完美演出】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15【完美演出】(1 / 2)

舞台上,高力士和裴力士念白结束,六位宫女持符节出场。

梅兰芳扮演的杨贵妃,人未到、声先至:“摆驾!”

戴着凤冠的梅兰芳款步莲移,身段和容貌都妖娆至极,根本看不出是个男子。

二位宫女手持屏扇跟在梅兰芳身后,于舞台后方站定,梅兰芳却甩袖子走到台前,乐队奏起四平调,只听他唱到:“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见玉兔又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皓月当空,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宫。”

“好!”

现场的中国观众齐声喝彩。

洋人观众虽然不知道“叫好”这一看戏传统,但还是跟着奋力鼓掌,不少洋鬼子痴迷地看着台上。

周赫煊在孟小冬、以及几位朋友的熏陶下,已经渐渐学会欣赏京剧的妙处。他也被梅兰芳超高的技艺给折服,那眼神、那表情、那唱腔、那身段,无不带着一种勾魂夺魄的魅惑,简直能把直男给当场变弯。

周赫煊唯一想吐槽的是,由于害怕外国佬听不懂,现场有人举着写有英语翻译的纸牌子:“海岛上一轮圆月升腾,啊,又见明月东升。那圆月从海面跃起,天空和大地都格外光明。明月挂在天空,就好像月神离开月之宫殿,我也像月神离开了宫殿。”

那些手动英文翻译字体不大,周赫煊估计靠后排的观众,根本就没法看清。

但随着演出的继续,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陷入了对艺术的狂热中。那些外国佬很有意思,刚开始只是鼓掌,很快就学中国人一起叫好。

“耗!”

洋人数量毕竟更多,把中国观众的声音都完全压住,“耗耗耗”的叫个不停。

对西方人而言,京剧实在太神奇了。

传统歌剧只有演唱,没有对白;而传统话剧只有对白,没有演唱。

中国的京剧居然又念又唱,而且还有附带着微妙的肢体表演。再加上精致华美的戏服,奇奇怪怪的道具,一切都让西方人感到如此新鲜而美妙。

特别是美国观众,更是看得如痴如醉。

别看如今的美国非常强大,但却被视为文化艺术的荒漠。西方顶尖艺术家都在欧洲,在美国基本见不到,即便欧洲二流的艺术家赴美演出,也会被美国人当成大师来对待。

一群没见识的土包子!

美国国务卿史汀生,此刻已经看得目瞪口呆,一脸不可思议的表情。

梅兰芳演完《贵妃醉酒》,又演了一出《游园惊梦》,整场表演便宣告结束。

“啪啪啪啪!”

全场观众起立鼓掌。

所有演员回后台卸妆完毕,穿着现代装束重回舞台,由使馆翻译负责介绍他们的名字,以及刚才在戏中所演的角色。

当听到是一个男人在演杨贵妃时,史汀生不由惊呼:“偶买噶,真是难以置信!”

梅兰芳火了。

美国国务院的官员,以及各国的使节,纷纷排队上前与梅兰芳握手,满口溢美之词。

第二天上午,华盛顿的几家报纸,纷纷报道了这次演出的盛况,并称京剧为“来自远东的完美艺术”。

梅兰芳虽然受邀去百老汇演出,但却不太懂美国这边的操作。

正好南开大学的张彭春教授,如今正在美国讲学,二人是熟识的老朋友。

梅兰芳找来张彭春一合计,后者帮他出了两个主意:第一,在商业演出前,要先在报纸上做宣传;第二,聘请一个熟悉美国演艺界的经纪人。

梅兰芳是真有钱啊,宣传费撒得很干脆。梅剧团还没出发,纽约那边的报纸已经开始铺天盖地的进行报道,并在文章里向美国人民科普京剧的相关知识。

直至梅兰芳踏上前往纽约的火车时,《纽约时报》的新闻标题是这样的:“受五万万人欢迎的大艺术家梅兰芳要来纽约了!”

周赫煊比梅兰芳更先出发,不过在离开华盛顿前,他跟司徒俊葱在旅馆中有过一次交谈。

周赫煊第一句话就问:“阁下跟司徒美堂先生是什么关系?”

司徒俊葱笑道:“同乡且同名而已。”

周赫煊却是不信,因为司徒俊葱太年轻了,而且担任的职务也非常微妙。

我们先要搞清楚一点,中国致公党和洪门是有区别的。

中国致公党的第一任领袖是陈炯明,第二任领袖是李济深,主要活动地点在中国本土。

而司徒美堂领导的是五洲洪门致公总堂,总部设在美国旧金山。

两者虽然名义上属于同一组织,后来也最终合流了,但如今双方机构管理和运营是分开的。

至于司徒俊葱,实为中国致公党的人,也是唯一被五洲洪门接纳的致公党中人。他现在有两个身份,一个负责中国致公党的宣传工作,另一个负责五洲洪门与国内的联络工作。

这种关键且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