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午时,雪生和一些乞儿按着约定的时间来到洛河边上,河边张家酒楼下早早将自己的桌子支在河边,不多时又来了王家食肆和盼东阁以及不少饕客和看热闹的人。
雪生额头、手心皆是汗,伸长了脖子左望右望就是不见望西楼的人前来,紧张的问乞儿:“时辰马上就到了,望西楼的人不会不来吧??他们不会已经离开洛阳城了吧?”
“小师父,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他就算是去了天边也会来的!!!”,乞儿面上虽乌漆嘛黑,那双眼睛确实极其清亮,心想就算望西楼的不来,能蹭上这三家的吃食也是极好的。
“你怎么这么肯定….”,雪生嘀咕道。
其他三家酒楼的人也多多少少等的有点着急生怕望西楼不出现,毕竟机会难得,就算赢不过望西楼借此机会将自家酒菜名气扬出去也是划算的很!
“来啦!来啦!!望西楼来啦!!”,有人大声喊道,声音兴奋极了,引得人群一阵骚动。洛河水色澄碧,两岸矮房楼阁伫立,不少人倚在连廊、窗栏上。一艘游船从东而来,流水悠悠在船尾留下长长的痕迹。
”来了!来了!“,雪生顺着乞儿的手指看过去 ,一女子站在船头迎着微风,月眉星目,淡蓝色衣裙与碧水相映,正是望西楼的楼主陈若烟。
在众人的瞩目之下,船靠岸边,陈若烟身后跟着两人,一老一少,老的鹤发童颜,少的聪明伶俐。酒楼的掌柜见了三人,客客气气拱手招呼却也不敢靠得太近,到是盼东阁的掌柜鄙夷不屑依旧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鼻孔里冒着粗气。
雪生从人群中挤出来,拱手唤了一声:”陈姑娘!“
陈若烟甚是稀奇的打量着雪生,说道:” 你就是那个约我比赛的人?还真是个小和尚!!!!”,三个人呵呵笑了起来,她接着说道:“我还真是好奇,出家人能做出什么顶级吃食!!今日就且让我开开眼!!说不定望西楼还能开辟出一个素食系列呢?“,她眼神清亮,柔美有些天真看的雪生霎时脸红了不少。
”这……“,雪生声音减小,忽然开口说道:”小僧约姑娘来实则有其他的事相求!!“,乞儿赶紧拉住雪生,责怪道:”你怎么这么快就说出来了!!!“
老者一听,面色一变,如临大敌,赶忙护到陈若烟身前,骂道:”小和尚想干什么!!“
”童叔叔!“,陈若烟喊了声老者名字,声音柔软,说道:”没事!小和尚有事求我,不如别人那般劫你、绑你,去望西楼捣乱…..是个规规矩矩的人!“
雪生松了一口气,”既然如此,那就按你约的规矩来办,若是比赛你能赢过我望西楼,我便答应你的事……“,陈若烟说道。雪生一听,顿时泄了气,这可如何是好呢!
”好了好了!!既然如此那就准备准备开始吧!!“,年少机灵的小童喊道。
岸边右侧一字排开坐了四人,从左到右分别为碧水庄的吕公子、陶府的陶老爷、卓家二公子卓二爷以及临水居的公孙姑娘,此四人是远近闻名的饕客,为此次比试的裁判。岸边左侧分为参赛的张家酒楼、王家食肆、盼东阁和….雪生和尚。
”此次比试分为四轮,分别由四位裁判各出一字,以该字为题做一道菜,可为粥饼,可为菜品……不论是样子亦或是材料只要能扣题即可,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四轮中只要赢得三轮便为今日胜者!“,乞儿说道。
”那这第一题先由老夫来出……“,陶老爷捋着长须,头望青天,笑道:”那老夫便出一个 “月”字!“
题目一出,众人一片哗然,议论纷纷。各家纷纷在岸边支起了帐篷,围得严严实实,叮铃哐啷的声音不时的从帐篷中传出来。望西楼的掌勺者便是鹤发童颜的童颜以及聪明伶俐的林立,二人一得字后纵身一跃飞到船上开始准备。
“时间到!!!”,乞儿喊道,围观者纷纷伸长了脖子。
“我们王家食肆做的是偃月馄饨,名字中贴一个“月”字,形状如月牙故名偃月….”,王家食肆的掌柜话音刚落,陈若烟还未开口,盼东阁的掌柜十分不屑的哼了一声,嘟囔着:“一个破馄饨有什么特别的,也要拿出来比试!!!”
王家掌柜耳聪目明,瞪了盼东阁一眼,得意说道:“此馄饨外皮用香椿磨成粉混在面粉中制成,再细切肉臊子加少许作料制成馅儿,大火将清汤煮沸,转着下入馄饨,浮起即可。”
吕公子凑近细细闻之,说道:“却有香椿清香之味……”
“香椿不仅味道独特,更有清热解毒,健胃之功效……”,王掌柜笑着说道。
“《逍遥游》曾言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此大年也。正所谓椿萱并茂,寓意很好啊!!老夫喜欢!”,陶老爷说道。
王家掌柜还未来的及高兴,就听见盼东阁的掌柜揶揄道:“题眼是月字,这香椿跟月有什么关系….这不是明显偏题了么???”,围观者一听连连点头,有人说道:“这也就是样子像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