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楼顶层的宽敞会议室里,氛围紧张而又肃穆。厚重的实木桌上摆满了文件和报告,董事们陆续到场坐在各自指定的位置上,与左右开始了低声交谈。
“云望这么仓促结婚,陆弘毅他们也回了国,会不会是陆老爷子快……?”
“老江啊,这可不兴说,公司还没有披露消息。”
“陆云望这么年轻,陆老爷子要是真去了,卓锐就凭他一个人能行吗?”
“就是啊,想当年,陆老爷子也是四十多岁才创办了卓锐,我们白手起家的,哪个不是人过中年才有起色。陆云望还不到三十,有多大能耐?”
众人议论纷纷,没留意到会议室大门迈进来一道高大的身影。
会议室里的讨论声不高,像极了蜂鸣的嗡嗡声。陆云望不愉地皱了下眉头,自若地迈步走到了桌边,敲了敲桌子。
所有人瞬时噤声,低头翻起了带来的文件夹。
陆云望身着一身休闲西装,沉稳而又不失锐利的眼神扫视着在场的每一个人,每当他的目光触及某人,那人就本能地端正了姿态,仿佛被一股无形的压力所拿捏。
“感谢各位出席本次例会,我们今天的议程是关于下一阶段的发展规划和市场策略。”陆云望在最中央的位置坐下,声音沉稳。
卓锐接连几个月的首要任务是保证卓锐美术馆如期完工、开展,眼下,准备工作已经妥当,就等开业仪式了。所以,陆云望寥寥几句掠过了这个话题,着重讲了下一个季度的目标。
“三年前,原董事长在本市新设立的经济开发区买了一块地用于发展新的商业空间。”陆云望用PPT投影出了该片区域的3D图,“我认为接下来可以准备开发。”
一个年长的男人开口问道:“陆总有什么想法吗?”
陆云望把PPT翻到下一页,说:“我计划开发一个面向Z世代的元宇宙主题购物中心,涵盖了游戏、动漫周边,联名餐厅、咖啡等等。”
好几位股东的脸色沉了下来。
几个人交换了眼神后,推举出年纪最长的一位发表意见。
“我不是很赞同。”那人说道,“卓锐在商业领域一直是主打综合性,卓锐广场这么多年已经成了我们最好的招牌之一,去开发新的,还是只针对年轻人,是把路子走窄了。”
陆云望冷静地回复道:“因为卓锐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历史,所以我认为需要一些新鲜血液。”
在场的几个人都还是面色严肃,看样子不大认同。
陆云望并不着急说服他们,“没关系,这只是个初步想法,等我出一个更完整的方案,到时大家再表决。”
众人都舒了一口气。
陆星泽:“那会议进入下一向议程,关于我们的市场策略。”
……
*
国际医院·住院部
在医院特护病房的安静走廊里,护士站的被下午浓色的阳光照着。空调的温度恰好,护士李娜懒洋洋地翻阅着病历,头一点一点的。
突然,一阵刺耳的警报声打破了宁静。
她一个激灵,被吓得清醒,眼睛猛地瞪大,定睛看向监护仪的显示屏。那里闪烁着红灯,显示着722病房的病人的生命体征出现了极端异常。
722这个数字仿佛是一块被烧红的铁,烙进了她的双眸。
这个数字,特护区的每个护士都记得一清二楚,是卓锐集团创始人陆正浩的病房。他身份尊贵,德高望重,是住院部最重要的病人,全体医生护士都不敢怠慢分毫。
心跳加速的李娜瞬间从座位上弹了起来,抓起呼叫器拔腿就向病房冲,边跑边呼叫医生,“大夫,快来722,陆正浩老先生的情况不对劲!”
她刚传完消息,一帮白大褂就从办公室里跑了出来,一时间走廊里充斥着纷杂的脚步声,扬起一片片白大褂的衣角。
李娜第一个到达病房,见陆正浩睁着眼睛仰面躺着,面部肌肉扭曲,看上去甚至痛苦。
她第一时间试了试呼吸和脉搏,霎时手脚冰凉。
她顾不上别的,扯开了陆正浩身上盖着的被子,就开始了心肺复苏。
“一零零一、一零零二、一零零三……”
李娜一下一下地数着,做了一个循环,鼻尖上的汗都滴了下来,可陆老先生仍是毫无反应,心率监测仪上的那条直线固执地拉长。
医生们及时赶到,围到床前:“病人怎么样?”
李娜手软脚软,但不敢停下动作,声音里都掺上了几分畏惧:“病人没有自主呼吸,心跳脉搏也都停了。”
特护病房设施配备齐全,医生们立刻让李娜让开,肾上腺素和除颤仪都快速到位。
李娜全神贯注地配合医抢救,紧张地密切关注着监测仪上的信息。
然而,上面的数值竟未产生一丁点的变化。
医护们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