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做课堂笔记,试图揣摩角色原型。”
“等到人家的子女到剧组来,指着鼻子说我太不像她爸爸了,他是双眼皮,大眼睛,而我……”
“导演找到我,说太对不起了,你看你在剧组都这么长时间……”
“我说没事没事,就走了。”
丁诚深有感触,这才是演员的常态。好多人觉得你可能一部戏火了,以后肯定走上人生巅峰,赚钱赚到手发软?
黄博曾经接受《人物》采访时,半开玩笑把自己的成绩归结为:长得不好看。
有些面容姣好的演员,可能一回头,人物好感度已经建立完成了。
他这种人猛回头的这一下,最少需要20分钟。因为时间长,反而造就出人物细节的方方面面,要比别人多费很多时间和力气去投入。
丁诚看着他整理的三四本笔记,严谨到近乎变态的方式做功课。原始剧本已经翻烂,用坐标轴标注人物情绪的起伏。
甚至在电脑里建了一个叫对比集的文件夹,专门记录同一个演员不同角色的表演风格到底发生怎样的变化。
判断当下的情景需要什么情绪,就把那个状态呈现出来,硬生生自己研究出来一个系统金手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