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局直接打回来四个字:不予引进!
正是风口浪尖,谁也摸不准上面的意图?
可以说只有丁诚这块金字招牌旱涝保收,可谓大小通吃,基本一路绿灯。
丁诚见余胖子眼巴巴的样子,好笑道:“具体我也不清楚,但有个大原则不变。”
“小成本、正能量、大情怀!”
“非常适合国内观众明白吗?”
“收到!”余胖子一拍大腿,心领神会道:“妥妥的!”
见两个胖子如获至宝,丁诚摇摇头,其实批片就是用网大的投资,搏一个院线电影的票房。
看似简单,其实有非常高的壁垒和专业性,不是任何人都可以游刃有余。以前都觉得批片行业风险可控,才涌进那么多资本来拿片。
其实是很复杂的过程,从引进的判断、引进的报审、档期确定,再到短短一个月的宣发,包括提前的反盗版和海外口碑的管控,都面临很大挑战。
所以迈第一脚很容易,只要出钱多就行,继续往下走很难。
更大风险来自地缘政治的关系,早在中日关系僵化之时,岛国电影几乎在大银幕绝迹,直到15年《哆啦a梦伴我同行》才开始复苏。
去年10部印度电影引进,但前年只有一部《摔跤吧!爸爸》,显然受到两国边境事件的波及。
批片引进,市面比较公道的价格,应该是制作成本的5%10%。
“现在圈子里最忌讳提前卖flix的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