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安阳长公主府内,周荀正在和属下交代一些什么的时候,便听见有人来报,说是安阳长公主要见他。
周荀问道,“长公主不是进宫了吗?”他恍惚记得长公主应是随着一起颁圣旨的严公公进宫了的。
那人却道,“公主说是有些想献给太后娘娘的新鲜玩意忘拿了,特意回来一趟,想必是有些要紧事顺便交代一下公子。”
周荀点点头,却并未立刻跟着走,只是先对属下说道,“你去安排吧,务必让说书人在今日中午便将新的故事说出来。”
属下也是个机灵的,立刻便回道,“还请公主和爷放心,想必到了傍晚的时候,满京城的人都能知道这位安平县主的仁义之举了!”
周荀笑着点点头,便也随着来人一起离开了。
各大酒楼都有说书人,特别是中午用饭时最为热闹,周荀安排的故事,便是讲的安平县主献财的故事。
这个故事不仅说了安平县主的仁义,还说了皇上体恤边关战事,对安平县主多有赏赐,表明了皇上是个赏罚分明仁义之君。
一般来说只单独夸夸皇帝的故事虽然出彩,但因为有着一个小女子献财的故事,便能引起众人的好奇了。
在加上本朝并不时兴文字狱,于是大家也都能在用饭的闲暇之际,吹上那么两句,然后在贬低点评一下不怎么危险的实事,也算是给饭菜佐味了。
周荀办好了自己的差事,又得了公主的吩咐,便又接着去办事了。
其实公主安排的也不过是让周荀派人盯住将军府,让将军府的人不要闹幺蛾子罢了,但公主不知道的事,这人周荀却是早就安排好了。
和公主认为的不让将军府的人闹不同,周荀甚至觉得将军府闹的越大才越好呢。
长平侯府内,长平侯其实也做了一些安排,但听到管家说起外边满京城饭馆茶馆的新故事已经开始流行起来的时候,还是有些震惊,这是谁在帮他们啊,莫不是皇上?不然怎么会进行的这么顺利。
安苒听了这话却道,“应该是公主帮我的,只是皇上应该也没有阻拦,毕竟公主即便再厉害,也不能将事情发酵的这么快。”
皇上没有这事也不算意外,这不是上赶着将好名声送到皇上手中吗,毕竟谁还嫌自己的名声好呢。
而且因为是安阳长公主办的,所以皇上连自己吹嘘这一步都略过去了,想必今日安阳进宫,定能得到不少赏赐。
长平侯此时也跟着点点头,“既如此,咱们也在后边推波助澜一番就好了,”说到这,长平侯笑了笑,“公主对你可真是不错,现在唯一怕的便是将军府那边了,将军府的大李氏和他侄女实在有些难缠,许多时候便是和她们将道理也是有些讲不通的。”
安苒却只笑了笑,“不怕她们不讲理,就怕她们讲理了,哥哥放心,这事我自有主张。”
长平侯很是欣慰,“你这样有精神,我就放心了,行了,你好好歇着吧,好好养病,等病好了,一切就都好了!”
安苒笑着目送长平侯离开,这才对香茴吩咐道,“让香药她们准备起来吧。”
香茴闻言此时脸上也带了一些兴奋,“是,香药她们在将军府也呆的乏了,是时候回来了!”
安苒笑了笑,却没在说话了,在将军府生活了这么多年,怎么可能只有她的院子里人是她的人,在别处有些人手,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呢。
傍晚的时候将军府内果然闹了起来,得到消息的李氏却是震惊的再三问道,“你说什么,什么意思,那叶氏怎么就被封做县主了?”
传话的人是李氏的心腹吴妈妈的儿子三柱,平日里打听个什么消息,都是灵活的很,他此时也是皱着一张脸。
“不敢欺瞒夫人,这外边都传遍了,说是三夫人和将军府三爷伉俪情深,又心疼三爷前些年受的苦,难免有些感同身受,于是便将自己的财产全部捐献给了朝廷,皇上认为三夫人德行出众,于是便特意封了三夫人为安平县主。”
李氏有些失神的瘫坐在椅子上,“所以叶氏的财产都捐出去了?”
三柱也脸色难看的点点头,他作为李氏的人,自然也晓得李氏的想法,之前更是盼着李氏这法子能奏效。
毕竟李氏到底家底薄了些,最近几年又一直补贴娘家,再加上许是真的不怎么会管家,这几年便越发的入不敷出了,如今也实在没什么钱了。
三柱想起之前三房每逢节假日赏的那些银子,便觉得眼红,要知道之前在将军府,纵然是李氏管家,但大家还是愿意去三房办差,为的什么,为的便是银子啊,谁又会嫌弃银子少呢!
这随着这封县主的旨意一下来,之前的谋算便都成一场空了。
显然不止三柱这样想,李氏也恨的直喘气,她猛地站起来,“不行,不行,她既然嫁入了将军府,这钱便是将军府的,以后便是我儿子的,怎么能不禁婆母长嫂的同意便将这钱财撒出去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