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识到这一点,九笙彻底急了:“你想想老梅、竹叶、白昀,还有九品堂里的所有人,他们活下来的希望,可都攥在你我手上。”
被她这么一说,慕灵猛地坐直身来,一双眼睛全是惊惶:“阿笙姐,你的意思是……”
她脸色白下来:“老梅和竹叶骗我!他们都跟我说,山上不会有事,让我下山找你,还让我拖住你,免得你火气上来,去找兰霜拼命。原来……不是这样,他们是想让我逃命。”
“所以真正能要他们命的人,到底是谁?”
“是朝廷,”慕灵这次没犹豫,“朝廷派了五千兵将,将览星阁围得像个铁桶似的,不让出也不让进,到我下山,已经足有三日了。”
九笙眸色一冷。
览星阁虽一直独立于朝堂与江湖之外,但自建阁不久,朝廷就有意拉拢。
当时的皇帝,不知要往叶北宁的祖上倒几代,总之下过一道旨意,意思是要将览星阁收入朝中。但考虑览星阁距离京城较远,不方便统管,小事可以由阁主继续做主,大事再由阁主和皇上协同商讨。
览星阁里的一众人,可以如朝堂的史官一样,获封官职。不过他们的记载大多无法查实,就封个“野史官”。虽无品阶,却也是为朝廷办事,可享俸禄。
这旨意算是给足了览星阁的面子,但第一任阁主有志气,也有勇气,只想公正地记载一切,不愿受任何权势左右,所以根本没搭理皇上这一茬,圣旨没接,封赏也没要。
奇怪的是,皇帝并没有因被拂了面子而震怒,也没派兵来剿,这件事闹到后来就不了了之了。
不过民间百姓不知内情,以为览星阁是接了圣旨的,自那之后,便一直称呼他们为“野史官”,时日久了,阁中人偶尔也会这样戏称。
野史官这个名号,就这样一直流传了下来。
看来,现在的大邺皇帝,是又起了拉拢览星阁的心思,只不过做法要比他祖上强势得多,对览星阁也是志在必得了。
“阿笙姐,你可有法子救他们?我们接下来要怎么做?”
“办法总会有,”她抬手,安慰地拍了拍慕灵的发顶,“你先好好休息。”
待到入夜,慕灵沉沉睡去之后,九笙吹熄了烛火,走到旁边去敲叶北宁的门。
门打开,她问都没问就挤了进去。左右她和叶北宁足够熟悉,也就不介意什么夜深人静,孤男寡女的闲言。
“王爷,我们得好好谈谈。”
叶北宁关上门,走回来,给她倒了杯茶:“你想谈什么。”
“密牢,四方印,洛雪救走的人,还有你这阁主的位子。”
叶北宁沉思片刻,缓缓开口:“览星阁密牢在观月堂中,里面只关了一个人,览星阁的前任阁主,严朗。”
直到此时,九笙才蓦然发现,她入览星阁六年,竟然还不知道阁主的名字,也从没见过阁主露面。
览星阁的阁主,一直都是很神秘的存在。
“严朗,就是那个一直纵容偏向一品堂的阁主?”
“不错。”
之前千山老头同她说过,览星阁出事了,唯有更换阁主一途方能解决。若那时的阁主还是严朗,就说明……
“严朗他闯了个很大的祸?”
“严朗与兰霜走得近,兰霜统管一品堂,一品堂的史官又与朝堂中人多有走动。有官员从中牵线,让严朗……”
“攀上了哪个个王公?”
叶北宁提醒她:“你可以猜得再大胆些。”
再大胆些的话……
“皇帝?”
他摇头:“太后。”
九笙了悟地点头。
虽然她不在一品堂,也接触不到朝廷的官员,但她对大邺朝堂的局势还是有一定了解的。
大邺的皇位,虽然是皇帝在做,但真正发号施令,而且大权在握的,可是皇帝的亲娘,如今的太后娘娘。
皇帝自七岁承帝位,太后便开始垂帘听政,如今皇帝已二十有一,太后却还未放权。
现今的大邺朝堂,看起来是一派祥和,内里实则暗流涌动。支持皇帝正统的,支持太后执政的,两派早就分得清清楚楚了。
览星阁这么一个始终独立在外的,竟然被严朗送到了太后面前,这不是送上门的美味,等着先被利用,然后再被吃干抹净么?
自古以来,掺和进皇权之争的,有几个能有好下场!
严朗,还真是闯了个大祸,给览星阁留下个大烂摊子!
不过……
九笙又有些疑惑地看叶北宁。
她一下子都能看明白的事,叶北宁能看不明白?以他那灵光的脑袋,肯定知道,这时候的览星阁就是个大麻烦,谁接手谁就容易遭殃。
而且,他的身份,更容易给他招祸。若是当今浔王就是览星阁阁主的消息被传出去,朝堂里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