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伤的乾国将士们,需要安排到后方大营休养。
因伤致残、无法再上战场的将士们,也要离开前线,并派人送回乾国腹地。
之前被攻破的巨型城墙也要修补,垮塌的悬崖也要修复。
这一系列的善后事宜,都需要楚青云和乾若兰来安排和指挥。
两人听完几位将军汇报的各项事宜,与众人稍作商议后,便迅速下达了一系列的命令。
几位将领分配好任务后,纷纷道了声遵命,便迅速离去了。
楚青云和乾若兰执掌大权,处理政务和军务时,从来不开没有意义的会,也不会刻意拖延时间。
简单的问题绝不复杂化,复杂的问题也尽量简化。
如此一来,上行下效,前线守军执行任务的效率极高。
短短三天后,前线的善后事宜便完成了八成。
剩下的未尽事宜,都不是短期内能完成的。
就连猛虎峡两侧,垮塌了一半的雪崖,也在楚青云、齐征和屠北狼等人的掌控和帮助下,重新修复了。
接下来,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需要楚青云和乾若兰处理。
那就是大战中俘虏的乌军。
巨狮关那边羁押了三万多名俘虏,还有大量的军械、辎重和战马等等。
猛虎峡这边没有抓俘虏,但也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乾国守军用得上的战利品,全都被留下了。
而守军们用不上的东西,以及那三万多名俘虏,就是乾国与乌国谈判的筹码。
早在大战结束的当天,乾若兰就用传讯玉简,给皇帝发回一封传讯,汇报前线大捷。
第二天,楚青云亲自写下一封战报,派闪电雕送回乾国的王都,交到皇帝的手中。
这个时候,朝廷早就公布了前线大捷的消息,并传遍整个乾国了。
同理,乌军大败、血魂老祖和亲王乌诚被杀的消息,也早就传回了乌国的王城。
消息传开后,整个乌国一片哀嚎,皇宫更是被愁云惨雾笼罩着,哭声不断。
乌国的百姓们十分沉痛,且人心惶惶,生怕乾国趁机反攻,侵占乌国的领土。
当整个乌国陷入悲痛和慌乱之际,楚青云和乾若兰亲手签署的书信,送到了乌国的王城,呈现在乌国皇帝的面前。
书信的内容很简单,也很直白。
没有耀武扬威,只是明确告诉乌国皇帝,让乌国立刻派人来巨狮关谈判,商定赔偿事宜。
楚青云只给乌国七天时间。
若乌国不肯妥协,或是超过七天时间,楚青云就会率领乾国大军,杀入乌国境内。
届时就不止是反攻那么简单了,势必会是一场灭国之战!
楚青云的态度很强硬,透露着绝对的自信和霸气。
不管乾若兰、齐征和屠北狼,还是洪元吉、全义翰等人。
甚至连乾国皇帝,都觉得楚青云在这件事上做得很好,话也说得很解气。
虽然乾国刚经历了秦王叛乱,内部还有些不太稳定,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但面对乌国的侵略,乾国必须强硬反击,才能将乌国打痛、打怕,让乌国不敢再有侵略乾国的想法。
更何况,乾国已经取得了大捷,不仅给乌国造成惨痛的损失,还沉重打击了乌国的士气。
楚青云有九成的把握,乌国皇帝就算再怎么愤怒、憋屈和不甘,也只能咬牙认输,派人来和谈。
毕竟,血魂老祖死了,乌国的底气和倚仗没了。
虽然院主会离开乾国,但那是半个月之后的事。
这半个月内,只要院主愿意,可以做很多事,且无人能挡。
最重要的是,即便院主离开乾国,乾国依然有信心和把握,碾压乌国的强者、打垮乌国的大军。
果不其然。
当楚青云待在巨狮关,默默闭关六天之后,乌国派来了和谈的使团。
使团共计四百多人,由两百多名禁卫军护送,其中有两位道宫强者坐镇。
为首的谈判代表,一个是乌国的王爷,另一个是乌国的枢密使。
乌国的官职体系跟乾国不同,枢密使的权力和地位仅次于宰相。
其掌管军政大事,也是皇帝的左膀右臂之一。
使团派出使者,进入巨狮关递上降表与求和书。
乾若兰亲自收下降表和求和书,见乌国的措辞和态度还算诚恳,便决定第二天在巨狮关下谈判。
第二天清晨,巨狮关外的空地上,早就布置好了会场。
宽阔的会场上旌旗飘扬,上千名铁血肃杀的乾国将士,严阵以待。
楚青云、乾若兰作为乾国的代表,率领齐征、屠北狼和几位守将,亲自参与谈判。
乌国的王爷、枢密使和几名将军、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