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看到那三轮车上除了崭新的缝纫机外,还有一大网兜东西,嫉妒的眼都绿了,故意使坏问李鑫:“哎,三金,你妈又给你找了一个后爸,马上就要给你生弟弟了,你高不高兴啊?”
“高兴。”李鑫紧跟着三轮车,笑眯眯回答,“赵叔叔一大早就带我妈妈和我去国营饭店,这————么大的肉包子,”他比划了一下,“赵叔叔买了十二个!我们好不容易才都吃完了。中午也是去国营饭店,吃的红烧肉和土豆炖牛肉,油焖大虾,还有煎带鱼,可撑死我啦。”
哼哼,不只是这些呢,中午吴阿姨点的八道菜他全都记得,但是三个人是不可能点八个菜的,他就没全说出来。
这还不算完,报完菜名,小三金一边走一边继续吧啦:“下午我们去百货商店,赵叔叔还买了一大块布给我们一家人都能做一身新衣服,还给我买了一双回力鞋,还有花生牛扎糖,饼干罐头麦乳精……”
差点把人馋死后,终于拐进王一真家的胡同,他推开挡路的人,哒哒哒跑回家:“奶奶,奶奶!我们回来啦,快来看看我们买了什么好东西!”
被他甩在后面的三轮车师傅忍不住对王一真说:“您家孩子可真机灵。”
那人问那话里的恶意,他这个老油条当然听得出来,一般孩子听了这话,胆子大的肯定就会哭闹不休甚至仇视继父不准母亲再婚,胆子小的恐怕会憋在心里暗自伤心难过,他没想到这么小的孩子就这么敞亮通透,全给人怼回去了。
田荞果然没做饭,正在院子里等着他们呢。
听到大孙子的喊声,赶紧出了房门,刚走到院子里,就看到赵文轩和一个陌生的中年男人,抬着一辆崭新的缝纫机进来了。“啊,怎么买了缝纫机?”她又惊又喜。
“文轩家里那边流行结婚买这个,他就给我买了台,”王一真提着网兜走进来,边回答她,一边给他看自己的手腕:“还有一块手表呢,上海牌的,要120块钱。”
这个更没想到。田荞替人心疼钱的毛病都要犯了——这要是直接给钱多好,真浪费。
转念一想,王一真一早就想买块手表,就是对外没个说法。她这次就算拿了这钱未必不会自己买一块手表。她要不是怕露富被贼惦记,大概早就自己买了。
算了不想了。
让田荞更意外的还在后边。
赵文轩和三轮车师傅抬着缝纫机往王一真的屋子里走时被王一真拦住了:“抬到我妈屋里去。”
“这……这怎么能放到我屋里?这是给你买的呀。”田荞吓了一跳,赶紧阻拦。
“我又不会做衣服,这就给你用的。我对你好吧?以后就别再嫌弃给我做的衣服多了。”王一真把网兜放长桌上,问赵文轩:“行吧?”
赵文轩点点头,直接和三轮车师傅把缝纫机抬到了东边田荞屋里了。
跟着一起进来瞧稀罕的众人都羡慕的不行了。
“你这屋,比新媳妇屋子都敞亮了。”
“你说你这运气也不算太差哈,这都当奶奶了,居然还混上缝纫机了。”
“对对,三金妈妈别的不说,对你是真不错。”
“放你屋里好,以后咱们用个缝纫机也方便。”
王一真拿出家里客人用的水杯,给三轮车师傅倒了一杯水,招呼他坐下歇歇再走。听到田荞屋里的话,探头过去笑道:“欢迎大家来使用。跟自行车一样的老规矩哈,用一次一个鸡蛋。”又对田荞故作刁蛮道:“妈,要让我知道你给别人白用一回,以后就不给你吃鸡蛋了。”
屋里顿时讨伐声一片。
“抠死你得了。”
“谁家不借点东西,偏你家东西金贵。”
“鸡蛋鸡蛋,上辈子被鸡啄死的啊,这么爱吃鸡蛋。”
骂归骂,但是谁心里不羡慕田荞呢?
对婆婆这么大方的儿媳妇,就算懒了点儿,凶了点,娇气了点,他们也很馋啊。
虽然田荞早早就没了掌柜的,这去年又没了儿子,看起来是没什么好日子过,但是这过日子,谁过得好谁过得不好,不是用嘴说出来的,别人都能看到。
村里的差不多年龄的女人,就数田荞看起来状态最好了,这个岁数的女人,有个好儿媳妇,比有个好老头子还享福呢。
王一真说完不管屋里人们,自顾自的收拾今天的战利品去了。反正田荞就是嘴上顶她两句,从来不会对她的话阳奉阴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