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司机小青年气的跳脚的时候,王一真已经绕了点路回到了家中。
她去卧室看了看赵文轩,他已经不发烧了,便放下了心来,按照他说的给了他十块钱。
赵文轩收起钱来,兴致勃勃问她买了多少钱,待听说买了一百八十八块钱时,也不免震惊:“就这一下午挣的比我妈一个月工资都多。”
田荞给王一真半碗小米粥,半碟素炒,王一真边吃边说:“那你让你妈和我换换。”
赵文轩:……
赵文轩的感冒在三天后就彻底好了。
夏天最热的时候到来时,陈云给王一真写了一封信。
信中写道,本想亲自去一趟清平大队,但现在公婆都病了,湘湘又太小,她实在是走不开,这件事又很急,正好她同事的媳妇要回老家经过清平大队,她便托同事媳妇把信捎给她。
省城家具厂准备在红山公社开一个木材厂,会大量招工,其中最好的岗位也就是厂办公室的人员,属于干部岗,要求高中学历,有课本抓紧时间复习,没课本抓紧时间搞一套课本复习。
招工考试大概在半个月后,要注意的是厂办人员竞争应该非常激烈,毕竟今年高中毕业生才毕业不到一个月,他们才是对高中知识掌握的最扎实的。所以如果没把握就别报厂办,可以报后勤岗位,后勤工作也不算太累。车间工人要求男性,再说想想她都看不上食品厂的装卸工,肯定也看不上木材厂的车间工人,就不用多说了。
但是事情不太凑巧,陈云说的那个帮她送信的同事其实是她的下属,本来觉得老婆回娘家经过清平大队,顺便帮领导送个信儿是再简单不过的一件事儿了,没想到她媳妇儿把信给忘了!等在娘家呆了半个月,收拾东西要回县里了,才翻出来这封信,就给王一真送来了。
等王一真终于收到信时,陈云说的事王一真已经知道了。
是王小花告诉她的。
是的就是王小花。
自从小儿子李大川去了县食品厂,端上了铁饭碗,王小花对王一真的态度就发生了一百八十度大转弯,不但不再允许闺女小芳说她坏话,在外面听到有人说她闲话她也要过去为她辩解洗白,比田荞这个婆婆还尽职尽责。
那天王一真已经睡下了,听到有人拍门。
她穿上衣服,点上煤油灯,端着边走到大门口边问:“谁呀?”
门口有个熟悉的声音狗狗祟祟的说:“是我,你大娘。我有点事跟你说,你开门让我进去。”
虽然形迹可疑,但王小花的人品是经过田荞四十年验证过的,王一真还是比较放心的,何况她就是有什么鬼心思王一真也不怕。
她开了门,让王小花进来又插上门栓,进了堂屋,把煤油灯放饭桌上,问道:“大娘,什么事儿啊?”
王小花抽出来一张椅子坐下,一副说来话长的样子。
王一真:……
王小花虽然进了屋,声音仍然是小小的,估计俩隔壁没睡着的赵文轩和田荞都听不清,更别提屋后胡同可能会有的过路人了:“今天下午你大爷去公社开了一下午的会,我们都吃完饭了他才回来,你猜他开什么会?”
王一真:“……不知道。”她耐着性子问:“什么会?”
王小花迫不及待公布答案,她声音小小的都压不住她那激动的语气:
“省家具厂要在咱们公社开个木材厂!”
王一真一怔,王小花努力压着声音,已经继续竹筒倒豆子般把她知道的全都倒了出来:“咱们公社书记向新来的木材厂厂长兼书记提了要求,员工必须得有一半从咱们公社招!不用非得是城镇户口,农村户口也行!”
王一真也挺开心,虽然这个木材厂估计顶多也就是二十来年的到好光景,但她也只需要在里面六七年,等改革开放,谁还管什么木材厂啊:“高书记这么厉害?真是太棒了!”
王小花急忙“嘘”她:“小点声小点声!”
王一真配合的捂住嘴。
王小花满意了,继续往外倒豆子:“咱们书记是很有能耐的,既然能把木材厂拉到咱们公社建厂,那肯定是要帮咱们公社解决一部分劳动力。车间招两百人,我们公社有一百个名额,要求十八岁以上,三十岁以下,有小学毕业证,我家孩子都有!”
她说到这里又激动了,“老娘运气啧啧,你是不知道我当大姑娘的时候,虽然比不得你,但也是很受人欢迎的,当时有人给我介绍了红星公社有个青年,和我同岁,可我就是相中了你大爷这个老光棍,我娘还骂我眼瘸了。你看,你大爷这几年当了大队支书吧?我当时要是嫁给那个红星公社的,生的孩子小学毕业这次都没资格报名!车间里剩下那一百个名额是面向全县报名的,要求就是有初中毕业证,但干的活跟咱们是一样的!发工资也一样!”
“……”王一真配合道:“大娘您高瞻远瞩目光如炬,建在咱们公社地头上的厂子,招工时咱们公社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