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建仓,就是把现有批发市场的货物有效的安全的存放,因为咱们县的服装批发都是小规模的作坊工厂,他们的货物堆放随意,在治安和消防上都是很有风险的,我们建仓在物流园区,这样商户将货物进仓的积极性就高了,因为他们会增强发货效率。同时我们给商户们提供足够的网络资源和电力保障,吸引他们在园区完成“仓、运、电一体”,因为有的商户在仓库存货,可以便于一些带货主播完善自己的供应链,这也是吸引商户们进入园区的利益所在。至于改造,我们可以根据现在批发市场所在的社区产权进行改造分配,总的就是谁投资谁受益,有个人资源的折算股份,也可以在社区成立经济联社公司,鼓励大家投资参股,如果还有不足,可以引入投资或银行贷款,这个要看改造成本。”邓浩是一口气说完。
“你说说共创工业园”陈兴民继续问道
“我之前在桂山县驻村,也了解过县里征集解决轻机厂和农机厂的方案,因为现在房住不炒,那些想吞掉这两个厂的地块搞房产开发,已经无利可图了。但是这两个老厂子的建筑物进行适当改造可以作为家庭作坊的厂房。所谓的共创,就是我们出台一个政策,允许商户进入工业园可以一个地址多个公司注册,由政府出资改造一次性的环保、消防、安防投入,工业园开张后,商户缴纳的租金用来解决工厂职工问题,同时两个工厂合并成一个物业管理公司,为入驻的工厂提供服务。”邓浩答道。
“如果是这样,我们县里的财政收入还可以上一个台阶。”陈兴民看到了邓浩这个方案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把流动人口集中管理,集中服务,那么整个县城将会发生巨大变化,群众的满意将会是巨大的政治效益。
“你这个想法,光靠城关镇搞不定,我们成立一个专门的项目领导小组,把相关部门全部拉进来,一起为这个蓝图去努力,你看好不好?”陈兴民征求邓浩的意见。
“这是最好的,有陈县长您挂帅,我们对改善城关镇的风貌充满信心。”邓浩不认为这是陈兴民在抢他的功劳,他很感激陈兴民对他的认可和支持。
在场也有的干部认可邓浩提出的方案,特别是何大海,他很清楚邓浩的方案把城关镇一揽子头痛的问题解决了。
现在的批发市场虽然繁荣,但是交通拥堵,卫生差,治安差,商贩之间因为争抢资源经常发生争斗,等等很多问题。
当他们听到陈县长要提及到县一级时,有的干部会认为领导在抢下属的功劳,这多少是这种干部的格局小了。
邓浩做事情坚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
陈兴民和另外两个常委对邓浩的能力刮目相看,陈兴民开始的问话也就是个考验,没有多少恶意,如果邓浩是个蠢货,那么他认为是恶意也无妨。
当然,想法和做法是两回事,要办成这件事依然有万水千山般的困难在等着。
对陈兴民而言,能够干成邓浩所提的构想,这会让整个桂山县县城的风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而且又有像邓浩这样有干劲的干部愿意干事,他的情绪也高涨起来,昨晚因为得知自己失去书记的上位资格的阴霾也一扫而空。
在体制内,依然有不少干部并不是在追求个人职位的升迁,而是喜欢干大事的快感,那种犹如烽火连天年代的攻城拔寨的快感。
李宣海见气氛都到这个份上了,也说道“邓书记,我们组织部给你们城关镇做后盾单位,能干事的干部该提提,人才不够该给给。陈县长您看好不好?”
“工作就要这样做,邓书记,由你们城关镇尽快拿出一个规划方案,我们先确定为县里的重大项目,然后申报到市里争取成为市里的重大项目。”陈兴民把这个项目做了定位。
城关镇的干部众人震惊,新书记连自己的办公室都没进,已经开始布局工作了,这让想着摆烂的干部有一种打鸡血的精神。
这鸡血是因为城关镇来了一个牛逼的书记。
“邓书记,食堂准备好了。”镇党政办主任王守志走到邓浩身边轻声说道。
城关镇党政办主任不是班子成员,但是他已经把邓浩进入角色了。
这一刻,城关镇所有的事情都将由邓浩做主。
“陈县长,就在镇里解决工作餐吧?”邓浩请示陈兴民
“那好,大家走吧。”陈兴民带头起身,邓浩、李宣海、刘清清紧跟其后,何大海在前边带路。
邓浩进了食堂,饭菜是按规矩准备的,台上没有酒水。
邓浩判断,前任镇党委书记被带走后,大家做事情就很规矩了。
“听说你不喝酒、不抽烟、不喝茶,三不书记。”陈兴民侧头在邓浩耳边轻声说道。
邓浩估计是刘清清告诉陈兴民的。
陈兴民把这个事情复述一遍给邓浩听,也是希望邓浩不要拉拢太多人。
邓浩不这么想,陈兴民主动暴露跟刘清清的关系,证明两人的关系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