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还真不是乔知茵太过自信,毕竟不管她的任务成功与否,他们乔家人都得死。
原世界里原主进宫后没多久就溺亡了,之后互换身份的事情还不是被皇帝给查了出来。
只能说这是一个必死局,区别就是时间问题,以及是否会牵连到瑶姨娘。
“娘娘,外面天寒,我们还是快点进屋吧。”
乔家母女俩出宫是静秋去送的,如今说这话的是张公公。
乔知茵瞥了他一眼。
如今是十二月,屋外确实天寒地冻的,乔知茵转身进了屋。
进屋后乔知茵在榻上坐下,张公公给她拿来一个暖手的汤婆子,又给她倒了一杯热茶。
“娘娘,请用茶。”
张公公这称呼和态度,都像是把她当成了真正的“乔妃娘娘”。
乔知茵刚才一路进来都没被允许喝口热茶,如今她都是“乔妃娘娘”了,自然不用再客气。
她接过茶杯喝了两口暖了暖身子。
“张公公,给我说说宫里的事情吧。”
张公公微微抬眸提醒道:“奴才名叫张柱,娘娘以前都是叫我小柱子的。”
张柱?小柱子?
这名字还挺接地气的。
乔知茵看着张柱那张机灵的脸:“那小柱子,你给我说说宫里的情况,免得我不了解露出破绽。”
“是,娘娘。”
小柱子应了声,紧接着给乔知茵讲起宫里的情况。
其实和宫外的传言差不多,无非就是皇帝不入后宫,后宫是安贵妃在兴风作浪。
除了一些跑去御书房主动找皇帝的妃嫔,惹恼了皇帝被他打入冷宫或者赐死,其他大部分妃嫔都是在后宫斗争中被安贵妃整死的。
不过皇帝也不无辜,他什么都知道,却一直冷眼旁观。
乔知茵听了这些事儿,猜测或许皇帝是在借安贵妃的手来处理那些不安分的妃嫔,同时他纵容安贵妃,也是为了挑起安国公一族和其他世家的对立。
皇帝嘛,都喜欢玩制衡之术。
如今宁慎需要用到安国公的势力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安国公也更加大权在握,宁慎当然要想办法从其他方面遏制一下。
之后小柱子又给乔知茵介绍了长乐宫内的一些情况。
长乐宫里是小柱子和静秋在管,其他的宫女太监都没什么话语权。
这两个人都是乔知洛留下来监视她的眼线。
乔知茵想做什么恐怕还得经过他们的同意,否则他们往宫外送消息,会影响到瑶姨娘的安危。
静秋乔知茵知道,乔家家生子,从小照顾乔知洛,肯定对乔知洛忠心耿耿,更何况她的家人还在乔家手中,是个不好对付的。
至于小柱子……
“你可有其他的家人?”乔知茵突然问。
小柱子有些意外,不过还是很快回答了:“奴才自小父母双亡,年幼进宫,并无其他家人。”
也就是说乔家没有什么能拿捏张柱的地方,对他应该只是利诱。
由此看来,张柱这里要比静秋更好突破。
不过他说了这么多,也没提到乔知洛得罪安贵妃的事情,不知道是不是被乔知洛交代了,想让她不明不白地死在宫里。
乔知茵可能要让他们失望了,她近期不打算出去和安贵妃对上。
乔知洛让她们进宫探望的理由不是说乔妃娘娘生病了吗?
那她就顺势多病一段时间,毕竟这天寒地冻的,生病也正常。
只要她不出长乐宫的门,安贵妃也拿她没办法。
乔知茵这样做倒不是因为害怕了安贵妃,她们俩迟早要对上的,只是时候还不到。
她需要一段时间养精蓄锐,也给自己面容产生变化一个合理的理由。
乔知茵可不想以后真的日日化着大浓妆扮成乔知洛的样子,那她的攻略任务就没办法进行下去了。
等她真的“大病一场”,病后消瘦一些或者面容有一些改变就正常了。
想到这里乔知茵问小柱子:“太医院有我们的人吗?”
“回娘娘,太医院的梁霄太医是我们的人。”
果然,乔国舟身为户部尚书,背后的权势还是挺厉害的,太医院都能安插进人来。
“那你明日让梁太医来给我看看,我身体不适,要静养一段时间。”
小柱子听了这话沉默了一瞬,不过很快他就应允了下来。
第二天梁太医就来给乔知茵诊了脉,对外宣称乔妃娘娘患了风寒,要卧床静养十天。
景阳宫的安贵妃得到这个消息微微挑眉,她问身边的小宫女柳叶:“你说,这乔妃到底是真病还是装病?”
柳叶低眉顺眼地回答道:“这可说不准,不过乔妃要卧床静养十天,那她这段时间都不会出长乐宫了,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