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清理完东提国际的现场出来,已经是日上三竿,老马看出我有心事,关怀的问道:“怎么了?情绪不高啊,是不是经历了这个现场,心理上需要点儿疏导?”
“还好啦,只是看着女主人还十分年轻,跟我是同龄人,但是却再也看不到今天的太阳了,有些感慨吧。”
“是啊,人的生命就是如此的脆弱,因为谁也无法预料明天会发生的事情,所以能做的只有珍惜当下的时光。”
我突然好奇:“马队,在你眼里,这个算是你经历过最惨的现场了么?”
老马摇了摇头,“虽然我也不知道那算不算最惨的现场,但是2012年的那个夏天,那场清理行动,应该是我经历过最难忘的现场。”随着老马的讲述,让我们回到2012年的那个夏天。
2012年是厄尔尼诺现象颇为严重的一年,那天被称为史上最炎热的夏天,很多地方的平均温度达到了40度,而最高温度突破了50度。由此带来的影响是可怕的,城市里由于摩天大楼的保温作用,高楼里的空调都是24小时不停运转的,城市的边缘护城河,流经城市的母主干河道水量纷纷下降至有史料记载以来的最低水位。人们的情绪也由于极端的高温而感到暴躁,而所谓天干物燥,小心火烛的警语,也变成了那次任务的预兆。
2012年6月的那天,一则新闻登上了热搜,刚刚交付不久的潜江新城小区2幢1单元1802发生了火灾,失火时间发生在凌晨5时,5时17分潜江消防中队接到了火灾报警,22分消防人员到达了现场。到达现场后,失火的18楼已经冒出了滚滚浓烟,火势顺着客厅的窗户扶摇直上,直接威胁到18楼以上所有住户的安全。由于失火楼层处于高层,普通的消防云梯车根本无法到达,因此,消防员只能先采取户外喷水降温, 然后派出消防人员进入楼层内部进行扑灭。6时15分,消防人员沿着18楼的过道进行搜索,通过撬棍和切割机等成功进入起火点1802室。进入后,消防人员发现1名被困人员,立即开展生命体征检查并进行心肺复苏,立即对被困人员进行转移。7时13分,现场火势得到控制,被搜救人员生命体征平稳,但是火灾后经消防部门确认,火灾现场仍存在3名被困人员未能获救,为一名成年女性和两名未成年儿童。
老马接到清理任务的消息是在火灾发生5天之后。当时这场火灾被认定是一场住家保姆(即被发现的被困人员)蓄意纵火,并借助火势进行盗窃的极端的恶性刑事案件,引起了全民的关注。而火灾之后的善后工作,也因此饱受大家的争议,尤其是委托人,也就是该火灾案中受害人的家属(老公)林先生。一些人认为,林先生失去亲人才一周不到,就急着清理房屋,准备转手,内心没有丝毫不舍和怀念,显得冷血无情。而小区内的业主们则认为,失过火的房子结构和房屋安全问题都亟待解决,因此要求尽快进行房屋清理和结构的修缮。
老马到达现场,是在消防部门经过火灾调查和灾后评估之后的第五天。他到达18层的时候,木材经过焚烧后的那股焦糊味虽然经过了5天的通风散味,但是依旧刺鼻。厚重的防盗门像是一个垂暮的老人,趿拉地倚靠在门框边,轻轻一碰,便嘎吱作响,显得摇摇欲坠。门里侧因为高温的熏烤已经变得漆黑,失去了原有的颜色。脚一踏入玄关,就踩到了一堆灰黑色的碎片,门口的书架被熏得黑黄黑黄,隔板因为炙烤而翘曲变形,上面的书籍有的被完全烧毁,有的被烧掉了封面,露出残破的内页,还有的被火焰吞噬了一半,变成了一半焦炭一半纸张的残品。过火的纸面变得十分脆弱,轻轻一碾,便碎成了渣儿。整个吊顶被大火涂黑,甚至边角部位的顶面已经坍落下来一跨,显露出里面的金属龙骨。从客厅欧式吊灯的残骸来看,依旧能看出这盏吊灯原先的典雅豪华,而如今只剩下了炭黑色的灯架,灯泡全部被烧毁。混纺的沙发似乎是起火的源头,表层已经全部碳化,中间的海绵填充物也被扯了出来,藏在坐垫下起支撑作用的弹簧塌着脑袋,似乎在诉说当时的惨状。窗户的窗框和上面的玻璃已经被大火烤炸,窗框也已经变形,残留在窗框上的橡胶隔音条散发出刺鼻的气味。按照高层建筑材料的防火标准,外墙的玻璃都应采用最低耐火极限不低于1.5小时的B类防火玻璃,但是地上的碎片表明这批玻璃仅仅是最普通的镀膜玻璃。外墙的玻璃破碎之后新鲜的空气一下子涌进来,这无疑助燃了火势。燃烧三要素中包含可燃物,助燃物和火源,破碎的玻璃带来了外界新鲜的空气,使得本来燃烧的情势因为助燃剂氧气的加入而更加猛烈,这也是为什么一旦玻璃破裂,火势便顺着外墙扶摇直上,瞬间蹿上了20层以上的高度。
客厅的清理步骤变得十分的简单,两个字概括,“重来”,所有的装饰层统统需要清除,就算是看上去大致完好的吊顶层,也需要全部拆除重新安装,甚至需要对房屋的混凝土基层进行检测,以便确定热量是否顺着龙骨的吊筋传导入了混凝土中影响了其内钢筋的强度。看似全部焚毁的客厅损失惨重,而相对完整的卧室才是这次现场清理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