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武侠修真>官场风云,从省政府开局> 第2章 想办法进省政府办公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章 想办法进省政府办公厅(1 / 2)

重生的谭文,想起自己上一轮人生,经历过的风云岁月,很清楚现在这情况下,要抓住这次机遇进入省政府办公厅,那就应了那句“解铃还须系铃人”的俗话。

最好让李仁盛不能再坑了他,不能再否认了他不是报社的。

最好让李仁盛带着他去省政府办公厅谈话。

按照官场的规则,这上级要从下级去调一个干部,都是由被调的干部的领导,亲自带着去谈话,可不是自己单独去谈话。

在前世,自己有一次到省政府办公厅去办事,遇到了自己的一位朋友,跟着他单位的领导坐在了办公厅秘书二处。

当时,自己不知道他是在干什么。后来见他当了一位副省长的秘书,才知道是领导带他去办公厅谈话。

那自己就得想办法搞好李仁盛的关系,让他高兴的带自己去省政府办公厅谈话。

可该怎么搞好李仁盛的关系呢?

谭文走到了自己和刘洁共用的办公桌与和小蒋的办公桌之间的西北角落里,搬出了一张钢丝床,打开摆放在了办公室中间的空地上,又从角落的凳子上搬下棉垫被铺在钢丝床上,再从凳子上搬下了一床被子,铺在棉垫被上。

他轻轻的坐在了钢丝床上,看着这床棉垫被,想起一个月前,天气开始变冷时,李仁盛看到他只带着了一床盖的棉被,就关心的说:“你这怎么能睡啊,会冻着的。”

然后,李仁盛给他搬来了这床垫被。

现在的谭文,就深深的体会到,李仁盛也是个性情中人。对自己的部下,很是关心和爱护。

他想起,后来李仁盛给他另外安排了一间房子后,他用电炉子做饭菜吃,被厅保卫处发现了,当即没收了他的电炉子。

李仁盛知道后,立即跑到保卫处,把那保卫干事训了一顿,说他发现这情况,不跟他沟通一下,就擅自处理了。

这要小谭注意安全就是了,不能没收了人家的电炉子。然后,李仁盛就把他的电炉子给拿了回来,让他继续用电炉子做饭菜吃。

就是叮嘱他,一定要注意安全。

而这些事情,是姜老师无法做到的。

姜老师是个文人,对这些生活琐事,根本就不会考虑,也会觉得麻烦。

还有一点,他就是扶着你上了马,就是让你自己去奔跑。

在关键的时候,他就会不顾一切的出手保护你。

而对于李仁盛,为什么会在省政府办公厅领导面前,否认他不是报社的?

谭文想起,前世的这段时间,这篇文章刊发出来的前因后果。

在半月前,他编辑了几篇有关情感问题的纪实文章,姜老师选出了两篇,编审完后,就特意的吩咐他说:“小谭,你是学法律的,就根据这两篇文章,写一篇有关法律方面的杂感,一千字左右。”

他听了后,都惊了一下,想起自己没有写过杂感文章,担心自己写不好,马上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姜老师。

姜老师当即说:“你试试。”

“杂感就是散文。”

“你的散文写得不错,杂感应该能写出来。”

听了姜老师鼓励的话,他马上就答应试试。

然后,再拿着那两篇文章,仔细审阅几遍。

那是两篇文章关于情感越轨引发的两起血案,是发生在江南西部和南部的两个地方的两个真实故事。

谭文看了几遍后,就跟着姜老师的提议,以法律的视角,很快确定了一个文章标题,《加强法制建设,亡羊补牢为时未晚》。

然后,他就在开篇的五六百字,写下了读后感,指出发生这样的惨案,是道德无法约束的,应该加强法制建设,运用法治措施,防范这类惨案的继续发生。

后半部五百来字,摘要了文章中的一些关键的内容,指出了是因为法治建设不完善造成的结果。

文章一气呵成,送给了姜老师审阅时,他都是抱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等待着。

认为可能是不符合。

可让他没想到,姜老师看了他的这篇杂感后,惊喜的拍着办公桌笑着:“好,写的好。”

“这杂感写的好。”

“这标题也取得好。”

然后,姜老师就是改了几个错别字和标点符号,便送给了李仁盛终审。

这是按照报刊的编辑程序,每篇文章,先由一审编辑从来稿中选出来编辑,再由主编做二审编辑,然后,再送给总编做终审。

就是层层把关。

谭文知道,在文化报来说,那姜老师的编辑水平比李仁盛高,按照程序送审的稿件,李仁盛就是看了后签发一下,可不会去改什么稿件。

可在昨天,姜老师从李仁盛办公室气冲冲的走回来,拿着了一份稿件摔在了他的面前,气恼的说:“小谭,把你的稿子按照你原来写的重新抄一遍。”

“这个家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