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将身边的陪嫁丫鬟抬了姨娘,盼望她能诞下一儿半女延续香火。而后不顾高龄生子,可又一次小产。
父亲常年不归家,叶家产业和宅子都托付给母亲打理。要不是为着家事操劳,养不好病接连亏空了身子,娘何至于虚弱成这样?即便如此,外人只知道母亲是叶夫人,产业是叶家的。不知母亲是虞兰,她就没有自己的名字吗?人人都可以是叶夫人,那只是个代号罢了。
这些,都是母亲忍耐着的过去。
她却已经比很多深宅妇人要自在的多,旁人皆道叶知书是个开明的主公。
叶蓁蓁叹了口气,用手摸了摸腊梅的枝干,那枝干厚实苍劲,一股坚韧之态。
真想把现在的日子过成永恒,当姑娘的日子好,家中殷实吃穿用度都是好的。父亲为她请来了先生读书认字,他虽然对母亲有时不够体贴,对他这个女儿倒是极好。爹娘都把她当半个男孩养,闺中女子要学的女工,厨艺等等她学,男子要学的经世文章,君子六艺也学了不少。琴棋书画,德容颜工,皆有涉略。
学了那么多,最后跑去给别人家当个后宅夫人,操持家事,相夫教子。就好像努力了那么久只是为了嫁个好人家生个孩子。如果生个女孩,自己经历的难处和愤懑她是否又会经历一遍?她长大之后是不是也会想,我的存在只是为了别人而存在?
寒风打断了叶蓁蓁的思绪,先别不乐意了!把暮食做了吧!她又回到了兰雪院小厨房。
开始吊个清汤!
老母鸡汤是午膳后慢慢炖的,现在已是炖到骨头都酥烂了,没有揭开锅香气已经通过边缝溜出来了。
“哇!好香啊!“柳依依皱着小鼻子,可怜巴巴地看着叶蓁蓁。
“你先喝一碗,去盛吧!还没有加盐,你自己加。“叶蓁蓁看着她好笑。
“好!“柳依依迅速给自己来了一碗,”呼~哈~嘶~哈~好暖啊!冬天就是要来上一碗热鸡汤,小姐我给你也盛一碗。“
主仆二人靠在灶台旁美美地喝着鸡汤,厨娘在鸡汤里还放了香蕈,喝起来格外鲜美。菌子单吃一般,但和别的食材搭配总能吊起鲜味。
喝完鸡汤该干正事儿了。
叶蓁蓁先把一些鸡汤盛出来放另一个锅里,继续在火上煮,柳依依接过了小姐“看火吊清汤”的嘱托。
清汤和寻常的汤可不同,汤色透明清亮,但该有的味道一点不少,更加浓郁精华。
清汤用的原料就是炖出来的肉汤,柳依依先拿勺把鸡汤上面浮着的油撇掉。随后,往锅里面放生鸡茸,把盖子盖上。等到鸡汤再次煮沸,转小火。约莫几刻钟后,鸡茸吸汤里的杂物就吸差不多了,捞出来换成新的。一遍又一遍,直到汤色澄清。
吊清汤很简单,只是过程繁琐,耗时耗力,须有人在旁一直看着火侯。一遍遍捞,一遍遍放。鸡血也一样有鸡茸的效果,只是叶蓁蓁问的时候,鸡血已经被扔了。
在柳依依盯着鸡汤的时候,叶蓁蓁在一旁案台上擀面。她换了一身便服,手脚皆束了起来。抬起一坨面就往案板上砸,扬起一层面粉,再揉几下,来来回回砸了好几下。本来心中有积气的她这样一来气反倒消散了。
“好了!现在等面醒一醒就好。依依,你那边清汤熬的如何?”
“熬着呢!清多了,不知道鸡肠,鸡肝,鸡血还在不在,可以做个鸡羹糊吃,好久没吃鸡羹糊了。”
“早就不在了,不然就让你用鸡血吊清汤,不费这些鸡茸了。”
面醒好后叶蓁蓁将面团切成了长条,此时柳依依的清汤吊好了。
“依依,拿擀面杖把面团擀平,薄厚跟馄饨皮差不多就好。”
“好嘞,小姐~”柳依依经常跟着小姐在后厨忙活,一些需要重复的活早就看会了,她力气又大,一般都由她来做。
叶蓁蓁快速地将鸡肉剔骨撕成一条条的,拌了个简单的料汁。
盐,姜蓉,花椒,麻油,加一点点醋,再洒上一把白芝麻拌匀。最关键的是芜荽,此菜含异香,能调动人的味蕾。爱吃之人珍爱,不爱吃的厌恶之极,甚至连芜荽的味道都不能闻到。
“拌麻油鸡做好啦!”
“皮子我也擀好了!”
叶蓁蓁拿出两副梅花模子,洗净。
原来叶蓁蓁要做的是梅花汤饼,说是梅花汤饼,其实里面没有梅花。稍微跟梅花味道沾点边的,是揉面的水要用白梅花和檀香末泡过。由于梅花性寒,檀香活血,这两样小产妇人皆碰不得,所以一样没加。叶蓁蓁加的是红枣当归水,面团看起来有些暗红,不过只有一点点。而这道菜之所以叫“梅花汤饼”,是取其形之意。
梅花的形,要用模子凿出来。
二人在铺平的面皮上“咚咚咚”地凿着梅花,估摸着印的片数够吃了,在煮沸的清水里下梅花面片。汤饼熟了后浮上水面,似白梅飘落在温泉上。
又过一道凉水,叶蓁蓁把汤饼盛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