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歌听得他百感交集,五味杂陈。
一曲唱罢。
全场都是抽泣声。
舞台上的1战队成员,自己也都唱哭了。
这让苏晨想起朴树唱这首歌的时候说过:
“有时候觉得生活就像炼狱一样,然后觉得在音乐里的时候,即使唱最悲伤的歌也觉得享受。”
“若此生能写出这样的歌,死而无憾。”
虽然这句话很具有朴树的个人色彩。
但从中也不难体味出好音乐的魅力。
好音乐可以让人悲伤、怅然、享受,勾动人最美妙的情感体验。同时它也能穿透时空,经典永流传。
《送别》能传唱百年。
其魅力和艺术感可见一斑。
今天有多少音乐,在百年后依然被人记得呢?如果今天没有,那百年后的人们,是否只能在两百年前的音乐中找到共鸣和慰藉?
想想真是可怕啊。
文化,好的文化,必须一代代传承下去才行……
约莫过去一分钟。
主持人上台说道:“苏晨老师这是要让我们哭着告别吗?”
《夜空中最亮的星》到《送别》,这两首歌本来没什么特别的联系。
但因为向日葵合唱团,不少人都将这二者联系了起来。
把苏晨形容成眼泪收割机。
苏晨听到主持人的问题也是抹了抹红润的眼眶,他听这首歌,想起了地球上的亲人朋友。
真是惆怅啊。
“每一滴眼泪都是珍珠。”苏晨回应道,“我是珍珠收割机。”
听到这话大家的心情忽然就好了很多。
只不过《送别》的旋律就很上头。
听完一遍,观众们也许没记住歌词,但旋律却能哼哼出来,不断在耳边在心里回响。
主持人没有多言,很快进入到了投票打分环节。
身后的大屏幕上《送别》的得分疯狂跳动。
最终得分定格。
10分!
满分!
终于在节目的最后,《快乐合唱团》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满分。
顿时现场观众和直播间观众都沸腾了。
“壮哉我苏爹的粉丝们!!”
“创纪录了!”
“恭喜1战队获得冠军!”
“1牛逼!”
“1!”
屏幕上再次疯狂刷起1来。
满屏幕都是1。
如果说“二”曾经流行风靡,那现在因为苏晨,“1”变成了流行语。
现在再也不担心别人说“二”了。
因为可以理直气壮的怼回去,我是“1中人”,和二不沾边!如果非要说我二!请你说1加1!谢谢!
主持人看到满分,也是惊得张大了嘴巴。
满分!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没有人觉得这首歌应该在十分以下!
“你们也太顶了吧?”主持人和现场观众互动。
观众们纷纷回应:
“如果可以打一百分!我会毫不犹豫给它!”
“找不到一点瑕疵!就是酱紫。”
“歌词无可挑剔、曲子无可挑剔、演唱无可挑剔……如果非让我鸡蛋里挑骨头,那就是太好哭了。”
全员满分的成绩让苏晨都有些错愕。
都说众口难调。
但这次!
这众口难得一致啊。
太奇妙了。
这大概就是这首歌能流传上百年的原因吧。
很难让人听后不感到共鸣、不感到百感交集!
“苏晨老师,”主持人转向询问苏晨,“全员满分,您怎么看?”
额……这主持人搞得我像元芳一样。
他笑了笑道:“很意外。”
“大家这么捧场,说实话我膨胀了。”
本来就是调侃一下自己。
没想到粉丝们瞬间就找到了苏晨话中的“破绽”,进行疯狂攻击。
“哈哈,苏爹膨胀了是吧?唱首歌释放一下!不然会憋爆的!”
“哈哈哈,苏爹你开始充气了吗?”
“赶紧的!唱首歌!不然爆炸了怎么办?”
“唱歌!”
“唱歌!”
“唱歌!”
也不知是谁最开始喊了一声唱歌。
总之现场的观众就开始一齐喊起来,起哄。
最让苏晨无语的是,喻学友那家伙也在下面拍着手,高声领喊。
果然拆台的都是友军。
主持人看了一眼导演,导演小声在耳机中道,“让苏晨唱。”
然后主持人转向苏晨,“苏晨老师,您看盛情难却……要不您唱一首吧?不然恐怕没法收场。”
苏晨心里嘀咕。
我唱了才没法收场呢。
这些人只让你唱一首?
不过嘴上却道:“那……就唱一首吧。”
苏晨上台。
苏晨本不打算问观众要听什么歌的,我想唱啥,就唱啥,反正一问,他们的回答会非常统一:新歌!
然而苏晨的心思却似乎被粉丝们猜透了。
在他接过话筒的那一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