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顶。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正光寺不愧是京畿久负盛名的寺庙。
一片殿宇连绵,画拱承云,丹栌捧日,白玉栏杆重叠而上,碧瓦朱甍在日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在参天古树遮蔽下连绵不绝。
也许是因为山里的气温较低,山顶更甚,而且古树参天见不到多少日头,寺庙里的青石板满是青苔,来往的人们都需要加以小心,一不留神就会有滑倒的危险,好在香客们也不是心急的人。
佛殿内,巨大的金身佛像巍峨耸立,慈眉善目地看着来往上香的人,也不知他们心中求的是什么。
夏秉也拿着三支香,高举过头顶,跪在蒲团上。
他不为自己求任何东西,只愿他的母妃来世能够得到真的自由。
夏秉出去佛殿之后,恰巧吹过一阵风,树梢簌簌作响,檐下悬挂着的青铜铃铛颤动着,发出悦耳的声音。
就像是有人听到了夏秉的诉求,正在给他回应。
据说正光寺很灵。
只要你求的不是伤天害理的事情,都能够如愿以偿。
对于这种言论,夏秉虽然嗤之以鼻,但也不会表露在外。
要说最灵的还是一棵“结缘树”
香客们捐了香油钱之后,可以拿着凭证去僧人那里换取一些红绳,换来红绳之后,将它系在荷包上,往“结缘树”抛,若是红绳带着荷包挂在树上而没有掉下来,那么这就说明月老听到了香客们的祷告,月老会给香客带来一份好姻缘。
所以围着“结缘树”的香客年纪都不大,男女都有。
夏朝并不限制女子出行。
毕竟女子都能上朝当官了,出宅门也算不上是什么大事。
李珮好奇地看着宋相月拿出一个荷包,轻轻往上一抛,稳稳当当就挂在了树上的最高处。
李珮双手合拢,给表姐鼓掌。
在大家都抛不上去的时候,宋相月可是一击即中。
大家都是喜欢对比的。
明明只要挂在树上就行了,可大家总是希望能够挂高一点,以为这样月老就能对自己更加上心一点。
李珮没有贸然发问。
能来“结缘树”挂荷包,肯定说明表姐是有着心上人了。
只不过这么久了,也没有听表姐提起过。
宋相月脸上是难得一见的羞涩。“稍后我和你细说”
“好,不急”李珮环抱着宋相月的手臂,开始到处转悠,直到肚子咕咕作响。
正光寺除了风景独好,斋饭也是一绝。
在寺院里,用斋、吃饭,也被称之为“过堂”,有着一套独特礼仪和流程。
当然,这是古代封建社会,自然也有搞特殊的人开小灶。
李珮不想搞特殊,所以准备自己去斋堂。
宋相月在军营长大,也不会说和大家吃大锅饭有什么不好。
第一要点,全程不能说话。
大家都安安静静地排着队等着僧人信号。
师父敲过梆子,他会先进入斋堂,香客们跟在后面,进去的时候要双手合十。
入座前,先向大师父行礼,然后自行入座。
入座之后,将饭碗摆在与桌沿平行的位置。
坐好以后,大家会一起念诵《供养偈》。
念完就会有僧人过来打饭。
第二要点,吃多少要多少。
当然这个过程也是不能说话的,只能用手势来表示。
多一点,比大拇指。
少一点,比小拇指。
不需要饭,竖起手掌即可。
千万不要贪多,寺庙是不允许剩饭的。
等僧人打完饭之后,就可以把碗拿回自己的身边,要不然僧人可能会继续给你添饭。
用完斋饭,喝惜福水,一般是白开水或者是玉米水。
这一个举动是为了把饭的残渣冲干净,喝下去。
还有着两个意思,一是珍惜粮食,二是懂得吃饭也是一种福分。
最后,念诵《结斋偈》,结束用斋。
完整的一套下来,李珮感觉心灵都被洗涤了一番。
曾经在现代就是卑微社畜的李珮,平时忙得脚不着地。
不要说去像这样安安静静地品味一顿饭了,就算是按时吃饭都做不到。
兜里没钱,直观的感受就是根本不想出门,虽然李珮也没有什么休息的时候。
双休就像是犯了天条一样,大小周都是老天保佑了,不幸的是李珮是单休,闲着无事的时候,只好靠着看小说打发时间。
问题又回到了原点。
李珮不看小说就不会穿越。
不过不穿越就没有办法好好地享受生活。
无解的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