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徐克戏份最后一场,明天就要正式跟林超贤合作,看看所谓片场自虐狂人是什么情况。
“长津湖立项不到一个月我才找到林超贤你信吗?”余东突然感叹道。
见苏泽挑眉,笑道:“他说没信心,战争戏问题不大,都是老本行,主要是历史。”
“这段历史很少被提及,教科书都是一笔带过,所以……”
苏泽点点头,老林也是狠人,恶补历史,从零建组,设计战术,为了一组战争镜头,摄影师跟着反复测试修改,最后连拍足球比赛的摄影器材也被拿来做实验。
按照他的话说:想用立体的表现手法,拍出战士用血肉抵抗强敌的意志。而这种意志,正是当年装备落后的咱们能够战胜武装到牙齿敌军的关键所在。
虽然没正式拍,但每天都能在片场看见林超贤忙碌的身影,要知道人家可是土生土长的港岛人。
从二十多度到零下二十多度?
传说中的魔鬼林都扛不住了!
其实在苏泽看来,林超贤才是所有动作设计总监,就算是徐克,大部分镜头只是提出一个想法和感觉,很多时候都是林超贤给具体意见。
比如前几天拍一个干涸的河床,敌军派战斗机在周围搜捕,七连已经来不及穿越河床,只能立刻原地躲藏,希望敌人误以为下面的都是尸体。
徐克一直在想要怎样表达这场戏,最后还是林超贤提出一个很大胆的设想……
一镜到底。
不过真正开拍才发现难度很高,原因是现场镜头的运作是一个比较大范围的调度。
因为拍河床有近有远,还有飞机等等,什么时候摄像机要升上去拍飞机的穿越,什么时候再降下来拍特写,甚至是一只眼睛的特写都需要设计。
此时此刻苏泽才体会到什么叫做顶级战争戏导演的功力。
尝试很多不同器材,包括用到飞猫,通常这些都是用来拍美式足球比赛的运动器材。
如果做大的运动,或者大幅度的移动,飞猫很好用,而且很快,速度是可以达到某个程度的,但是拍细节镜头不行。
只能配合其他仪器,一顿操作勐如虎,一场戏足足分出几十个镜头,想尽办法用满足不同大小的镜头表演,最后再组合。
牛逼!
不只是导演和团队,三个月下来对于其他演员苏泽也是充满认可,以前没合作过,但这部戏都是硬汉。
听过替身、替打,谁听过替哨?
朱亚文有一场戏,需要吹口哨指挥战友行动,但他死活不会吹口哨怎么办?
只能请一旁饰演平河的韩东君帮忙,结果变成名副其实的替哨。
这还不算完,饰演余从戎的李晨个子不算特高,但他的出场戏是和炮营战士吵架。
为了显得更有气势,韩东君竟让李晨骑到自己脖子上,妥妥的居高临下。
要说最惊艳的还是胡军,对雷公这个角色非常有感情,因为他的父亲曾是一名真正参加过战役的老兵。
在雷公驾车牺牲的那场戏中,剧本原先安排很长一段台词,但胡军却按自己的想法只说两句:疼死我了
别把我一个人留在这儿。
瞬间全场泪崩!
按照他的观点,身受重伤的人根本无法长篇大论,在苏泽看来恰恰是这两句修改的台词,可能会是全片最戳人的泪点。
不得不说演员能够120分发挥,离不开整个幕后团队的尽职尽责。
六月开机拍到现在马上四个月,徐克每次开机都要开十次以上的会议,程凯歌一个镜头一个镜头跟演员讲戏,最乐观估计就算林超贤顺风顺水,最少还要……
三个月!
三大导演、十几个实力男演员、千人团队、几万群演、每天零下十几度……
八九个月!
“长津湖是一种信仰!”身为博纳老板,余东难得感触道:“投资电影这么多年,什么片都拍过,做人嘛,最后总想留点念想不是。”
苏泽深有感触,此时此刻对于余胖子的印象大为改观,虽然是商人,但骨子里还有对于电影的热爱。
是啊,
人这辈子几十年,最后总要留点念想吧。
这次真正对战争戏体会良多,比起战长沙的长镜头和节奏,长津湖就是另一个极端。
必须要说战争场面调度想要完成的好真的很难很难,尤其是复杂大场面,镜头非常零碎,再加上快速剪辑,才能体现战争的残酷。
很多时候上一秒还活着,下一秒就牺牲了。
然后是无处不在的背景音,几十种声音混在一起,尤其是3D特效,每次给苏泽身临其境的错觉,仿佛就是在浴血奋战的杀场。
火车看长城霞光、与敌军团近身拼杀、峡谷内大轰炸、戈壁滩军机枪扫射、飞机狂轰滥炸……
很多时候拍完戏回来,耳朵都是嗡的!
最让苏泽动容的还是雷公,也是最喜欢的角色,甚至超过吴景的伍千里。
在敌军投下标识弹后,我军形势险峻,如果不能及时改变局势,可能会损失惨重,关键时刻雷公扑不灭标识弹,只能开车带着远离阵地,开往敌军撤退的部队。
说白了就是敢死队,有去无回。
开车离开的过程,胡军将一个人濒临绝境的心情和表情刻画得淋漓尽致,其实他的人设是一个很惜命的老战士,但在关键时刻都挺身而上。
特别是临死前最后两句台词,然后不由自主哼起家乡的沂蒙小调,不禁令人想起他们拼死拼活其实只是为平安回家。
过上普普通通的生活而已,但是现在他却永远回不去了。
那时苏泽终于明白这场战役为什么必须打的真正原因。
大好河山对比残酷战争,敌军大鱼大肉对比我军冰雪土豆,江上安宁的渔民生活对比战场的血腥厮杀……
我军严阵以待,誓要拼死一战,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