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V:“月底去S市,预计会在S大待上几天。S市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吗?求推荐。”
下面的评论区刷地就炸开了。
“卧槽我就在S市啊!女神求偶遇,女神来S市做什么?或者我有荣幸请你吃个冰淇淋吗?”
“上面说请女神吃冰淇淋的走开,宋宋,我想请你喝奶茶!我就在S大读研,月底在学校!不对啊,你来S市玩的话来我们学校做什么?”
“宋宋说要在S大待上几天的话,肯定不是专程去S市玩的吧?我猜测应该是有什么学术论坛之类的在S大举办?楼上S大读研的小姐姐,你们学校最近月底有什么学术论坛吗?”
……
反正,没多大会儿工夫,宋锦书就看见了这群堪比福尔摩斯的粉丝们迅速地找到了她去S市的原因。
“啊啊啊我知道了!正好刚才辅导员在我们年级群里转发了一张学术报告的海报,宋宋果然是月底要来参加学术报告的!不过我想说的重点是,宋宋果然是宋宋,她来参加学术报告,竟然是来做报告的!别说了,我到时候一定准点蹲宋宋的报告呜呜呜,我太幸福了,我太幸福了姐妹们!”
“我的天哪,太羡慕楼上了,为什么会有这种堪比天上掉馅饼的幸福感啊!我也想听宋宋做学术报告呜呜呜,如果可以的话,楼上的姐妹能不能录个视频?当然,前提是征得主办方和宋宋的允许。我、我就是太想看宋宋了!”
“哈哈哈路人简直要被宋宋粉丝的求生欲给笑死。对了,给你们透露个消息,宋宋来S大不止是参加学术报告的,她还要来做个演讲~哒哒哒哒,我已经火速预约了,差点就没位置了!”
……
宋锦书简直目瞪口呆。
现在的网友们简直了,说是无所不知都不为过啊!
她不就是顺嘴问了一句S市有什么好吃的好玩的而已吗?怎么就把所有的日程都给找出来了?
所以,等到宋锦书真的去做报告的时候,看见下面观众席坐着的一大帮听众时,似乎也就不太值得奇怪了……
真的,整个报告厅,挤挤攘攘的塞满了人,就连后面都站满了人。
宋锦书刚一走进来,报告厅立马响起了一大片掌声,个个脸上都显得期待无比。
哪怕是早已经做好思想准备,宋锦书还是被吓了一大跳。
她很快淡定了下来,而后朝着大家鞠了个躬,礼貌地笑了笑,自我介绍道:“大家好,我是宋锦书,今天很荣幸能在这里给大家做报告,也很惊讶于竟然有这么多的听众愿意来听我分享自己这段科研经历。”
这其实是宋锦书第一次做科研报告。
所以,宋锦书在来之前就已经做了很是充分的准备,光是练习都不知道模拟了多少次,生怕出什么问题。
她可丢不起这人啊。
但是幸好,宋锦书很懂得怎么去调动一个人的情绪,怎么去让一个人的思维跟着自己走。
而做报告,最需要的就是这种交流之道。
台上的女孩子侃侃而谈,声音清丽,不大不小,偏偏后排的人也能听得清清楚楚的。时不时跟台下的人做一些交流互动,整个报告厅都显得和谐十分。
说实话,一开始的时候的确很多人是冲着宋锦书的名气来的,想的也不过是随便来这里听听而已,他们并没有指望一个高三的学生学术报告能做得多好。
反正来这里玩手机也无所谓嘛。
只不过……
等到他们轻而易举地跟着宋锦书的报告进入研究中去后,他们才惊觉,天哪,这个准大一的女孩子做报告的水平并不比很多知名教授差!
相反,不管是语速、音量还是交流方式,宋锦书都表现得可圈可点,让人不得不喜欢。
更重要的是宋锦书的科研内容。
宋锦书能发SCI,自然是说明了这个项目的重要性的。
但是这么听这个女孩子从头到尾梳理着自己的科研逻辑时,不少人都在心里感慨个不停,这种创新和实践难度都很大的项目,宋锦书一个还要忙高考的学生到底是怎么做出来的?!
宋锦书就这么保持着落落大方的态度,不紧不慢地讲着PPT。
而报告厅里,就时不时地响起掌声、欢笑声和感慨声。
太棒了,从来没觉得科研报告这么有趣过!
而且很多人都觉得自己从这场报告中得到了很多启发,就像是他们之前很多完全想不通的事情,也突然有了一些灵感一般。
单纯的工科和文科不断地发展,其中受到的限制越来越多,而他们能做到的突破也愈发的少。
做研究,最怕的不是自己受困于一个项目,而是你完全没有什么创新点可做。
有一个广为流传的段子就是这样的,当你兴高采烈地突然想到一个可以做的点子时,你兴奋无比地打开知网和谷歌学术,然后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