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呵呵的接过果子,并咬了一口的季奶奶:……
什么东西,我老人家可吃不得。
于是等季爷爷端着面饼子出来的时候,就见桌前三个人,有老有少,个个吃个红果子,面前放着一碗水。
好奇的季爷爷:?
“季爷爷,您尝。”季挽林梅开二度,又送上一个红果子。
李常春默默的端来了一碗水,放到季爷爷的面前。
对上三双期待的目光,季爷爷感觉自己陷入了什么不知名的圈套,伸手接过果子,咬了一口。
“噫!”
我就知道,没什么好事!
被狠狠酸到的季爷爷,神情无奈的看了一眼身旁的老婆子,用眼神示意她:我们一起这么多年,你竟然和小辈站在一边。
季奶奶依旧乐呵呵的笑着,不理老伴儿幽怨的目光。
四人一人吃完一个果子,又喝水冲下嘴里的酸涩,待味道由酸变为悠悠的甜,这才动筷吃饭,不知道是不是这酸果子真的开胃,还是吃完酸的再吃面饼子更为甜香。
总之,季挽林确实多吃了不少。
目的是达到了,虽然过程有些曲折。
李常春暗暗点头,想着这果子确实不错,可以下次多买一点。
当天夜里,李常春翻枕难眠。
他和衣坐在院中,天上明月照在地上,少年静静的坐着,沉思着些什么。
脑海里飞快的闪过市集里那个奇怪的身影,身材高大的木匠,比起做木活儿的大多木匠,那人更像一介武夫。
“卯时二刻”的邀请,是一个木匠的邀请,更像是一介武夫的邀请。
但不管怎么说,这都是上岸的转机。
不再漂泊于大海,不再彷徨于大海。
少年心念一动,暗暗垂目,拳心紧握。
如果他不甘于老死海上,这是他唯一的机会,学一身新的本领,在这个吃人的世道多一个立身的本事。
只是那木匠是外来客,无人知晓他的底细,不知身份,不知父母,不知来去,如何能够相信这样的一个人?
脑海里思绪万千,天微微擦亮,少年的心中也渐渐明晰。
走出门的那一刻他想,不要让挽娘再担惊受怕的流泪了。
卯时二刻,小渔村的黎明刚刚到来。
西边的第三个房子,被敲响了房门。
风声瑟瑟,庭院寂静,偶有门外传来出海渔民的响声。
“我姓铁,你该称我铁师傅。”打破沉默,那木匠开口说道。
少年抬头看向木匠,对面那人留着络腮胡,本是粗莽长相,此时却面目平静,目光柔和。心下稍松,他开口说道:“姓李,名常春。”
铁师傅摸了一把自己的浓密胡子,神神叨叨的看了一眼还未擦亮的天,沉吟出声:“好名字,常春,常春,生命多舛,常春是个好事。”
这个少年确实有一个极美的名字,或许他的父母亲就将美好的景愿寄托在他的名字上。
常春——希望自己的儿子,常在春天里。
西边的这个屋子里,四处摆放着木匠做活的东西,满地的木屑,还有些许学武之人用的武桩,还有红色的绸带。
一大一小就坐在院中,木桌上摆了两碗水,桌角不平,碗中的水波一圈一圈。
条件艰苦,粗茶也没有,只有以水代茶。
李常春以膝跪地,脊背挺直,双手端了一碗水,敬向木匠,哦不,眼前这人已经是他的师傅了。
“师傅,请用茶。”
这木匠也不端着师傅的架子,随和的很,他坐在木凳上,伸手接过少年敬的茶,一饮而尽。
碗放在木桌上,发出一个闷声。
铁师傅一伸左臂,胳膊粗壮有力,稳当当的将他扶起,“好徒儿,快请起。”
见他坐回木凳,铁师傅徐徐开口道。
“学武之人,不讲究俗礼,从今日起,我便从基本功教你学起,学武不是易事,但我观你少年之身已千炼百磨,想必不是怕吃苦的人,但务必做好准备。”
“欲速则不达,你还有很久的路要走。”
少年常春一一接下,记在心里。
看小徒儿心性沉稳,不骄不躁,老铁师傅心下更加满意,连连点头。
行了拜师礼,李常春便多了个师傅。
元仁二年秋天,少年常春开始习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