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大宋好官人> 第六百二十四章:做工匠也能走上人生巅峰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六百二十四章:做工匠也能走上人生巅峰(1 / 2)

张正书豪气万丈地说道:“不错,这里就是我‘产、学、研’一体的所在了。”张正书自豪地说道,“不过这样的规模还是不够,李家村模式,我希望能遍布整个大宋,而且作坊要大好几倍,甚至好几十倍,几百倍!”

听得这样的雄心壮志,曾瑾菡也被触动了,低头想了想,才说道:“郎君,我帮你!”

张正书展颜一笑,握住了她的柔荑,说道:“上阵夫妻档,这是我们的事业啊!”

“嗯!”

曾瑾菡坚定地点了点头,她这才发现,什么志怪,根本比不上做这样的科学实验来得愉快。于是,曾瑾菡就这么入坑了。

“不过,要办成这件大事,就必须要有足够的人才。”张正书叹了口气说道,“人才是最关键的,那些腐儒,只懂圣贤之道的书呆子用不上,那就只能自己培养了。要想获得足够的人才,非得几年,甚至十几二十年的功夫不可。”

曾瑾菡愣了愣:“要这么久吗?”

“嗯,必须要这么久,不然形成不了传承。”张正书很肯定地说道,“这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养人才是要坚定不移做下去的事。对了,姝儿,我打算办一个图书馆,可以让人免费看书的……”

张正书把自己的图书馆计划说了说,曾瑾菡也惊呆了:“郎君,这图书馆……要是做成了,可就造福大宋了啊!”

“还差书籍没有编成,编成了还能印出去卖,起码能赚点钱,不至于太亏本……”张正书也不敢确定,这是他做过的,最亏本的买卖了。图书馆免费建,还免费看书,还能让人抄书,这真没谁了。要知道,这图书馆起码占地面积达到好几亩地的,在汴梁城这寸土寸金的地方,简直就是一箩筐一箩筐的金钱啊!把这么多钱都扔出去,这是怎么样一种精神?这是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可偏偏曾瑾菡能理解张正书,系统学习过物理、化学等科目的人都清楚,这几门学问到底有多大。再聪明的人,也不可能把这么多科目一同钻研,还研究出结果的。所以,曾瑾菡也知道,必须要有更多的人才,才能实现张正书的“宏大计划”。

但大宋的科学基础太差,怎么办?

只能花钱去砸了,不管是自费印书,还是建立图书馆,创办技校,都是为了一个目的——那就是培养人才。

人才有了,科技才会井喷。

好在张正书有“点石成金”的本事,才能维持开支。单单是四轮马车的进项,都足够张正书尽情挥霍了,建一个大型图书馆,还真的不是难事。

而且,张正书要做的是革新,不仅要顺势推行拼音,还要推行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横版书写习惯,更要推行标点符号,推行阿拉伯数字。拼音,能提升汉人的识字率。要知道,从仓颉创字开始,文字都是被“肉食者”掌握的,所以中国的教育一直都是精英教育。哪怕是春秋时孔子打破了这种垄断,让百姓们也有机会得到良好的教育,有了提升的机会。但是这种教育并非是百姓们自己所需,而是为了让他们也有机会通过教育的提升,而进入“上流社会”,为统治者服务。所以,孔子的私立学堂,显然是培养精英的地方。

哪怕是这种教育,也无法推及全部百姓。偏偏,这种教育模式还一直延续到宋朝。

从历史横向看,这种教育还是先进的。但是,在张正书看来,这样的教育模式其实并没有多少用处。要知道,即便是在宋朝,能做官的人还是少数人。也就是说,还有大部分“读书人”是要混日子的。这样的读书人,没有专业技能,除了抄书,到私塾教书以外,还真的没多少路子可以走了。读书人嘛,要不是被生活所迫,他们是死都不肯去做被文人瞧不起的胥吏的。说好听点这是有傲骨,说难听点是脑子不开窍。

就好像孔子的一个学生樊迟那样,不理解孔子的“良苦用心”,想培养未来鲁国或者列国的“肉食者”,而不是去打工的,所以他对孔子说了一句:老师啊,我想学一点实用专业技术知识,好毕业后混碗饭吃。由于当时是农业经济时代,也没指望学学冶炼、木工之类的专业课。所以只是希望孔大师开设两门当时最实用,毕业后也最容易找到工作的“种田”和“种菜”,两项实用专业技术课程,准备毕业后去农村做一个承包专业户。

孔子当然气坏了,心想这学生实在太呆了,连这么简单的帐都算不清楚。我这培养未来领袖的学堂,全国只有一家,别人想模仿都模仿不来。你要学的这种培养农民的事,乡村里到处都是机会,这呆子学生辛辛苦苦,花了这么多腊肉做学费入学(要知道春秋时的腊肉可是只有贵族和七十岁的老人才能吃的,十条腊肉是很大一大笔财富了),花这么多钱到我这里来读帝王之学,居然只想学点谋生的简单技术,实在太浪费资源了。

于是,孔子说了一句:“小人哉,樊须也!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意思是说,你丫的太傻了,读书不为做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