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路浮着步子往回走,不去想现在的自己该是怎样的狼狈不堪,不去顾及路人的目光,眼泪就像开了阀门的水一样,怎么关也关不掉。
入夜时分,我才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八爷府,城中早已是万籁俱静,唯有寒风在耳边呼啸而过的声音。
一推开东阁的门,正欲卸下浑身的疲惫,余光却瞥见一个刺目的身影。
他坐在茶几边上,手中还端着酒壶,居然也在喝酒。
呵,真不知今天是什么日子,竟碰上些烂醉的男人了。
他脸上有些微醺的红,缓缓吐气道:“回来了……”
说着又自顾自地斟了一杯酒,喝得极慢,小口地吞咽着,时不时地向我撇上几眼,这才觉疑道:“你怎么哭了?”
我本是疲倦到了极点,不愿多说,顿了顿,又还是开口道:“出征的日子定在什么时候?”
“十六日。”
“你带哪一旗?”
他半天没有吭声,一直在看我的脸色,最后才微垂眼睑道:“……正白旗。”
我呼吸一窒,正白旗……褚英的正白旗,原来竟是给了他。那留守城中的,又是哪个旗?
他猜到我的疑虑,紧接着道:“父王留了十牛录的正黄旗守城。”
……“败在官场,或是葬身战场,结局都是一样的。”
……“所以啊,你不要让我等得太久,我这条命,可不知道能不能撑到那一天……”
……褚英……他早已料到会有这么一日了吧?
我抿唇不再吭声,径自开始洗漱更衣,整个屋子里都飘着淡淡的酒香,让我有些茫然若失。
是的,我记得这个味道,淡而不失香醇,仿佛桂花酿的味道,初见他时的味道。我苦笑着,原来这个世界上,真的有一种东西,叫做时过境迁。
“我跟你去乌拉,好吗?”
听到我的答案,他终于释怀,哂然一笑。可那笑里却令我心口生疼。
“好。”
****
明万历四十一年春正月十六日。
因为女真男子皆是额前剃发,所以我也只好让姬兰将头发全数绾在头顶,用头盔盖住,以免让人察觉。
我穿上正白旗的战甲,深呼一口起,抖擞起精神来。
姬兰对我倒有几分不放心,只掖着挨着说:“主子这么多年未碰刀剑,怎么突然又想要这一出了……”
这几年,骑马早已是家常便饭之事了,自打去了文馆后,确实对这些对刀剑生疏了不少。原也只是褚英希望我离开城中,避避风头,我偏偏不愿去沈阳,宁可跟着他们长途跋涉,去攻克乌拉。就算离开建州,心也还是会有牵挂……我的牵挂在这里。
我打着趣儿安慰她道:“再不出去几回,我就该老了……”
姬兰一听,竟是脸色刷白,隐晦道:“哪里能说得老……”
我这才想起,姬兰是与我一般年纪的,今年也有二十出头了。在这个年代,二十出头方未出嫁的姑娘,完全算得上是剩女一枚了。只是古人不称“剩女”,只叫做“老女”,我无心一说“老”字,倒成犯忌讳了。
“怪我,嘴巴没得牢靠。”
姬兰……也该放她出嫁了。接踵而来的事情,让我一直忽略了姬兰的存在。女人家的归宿,便是男人,这是我来到古代后看明白的第一件事情。年纪大了,就算是找到一门好人家,日后的生活也会如履薄冰。从我入城起,她便一直在照顾我起居,六年之久,我不能再自私地留她了。
只见姬兰的表情仍是僵硬在那儿,我不好再多说什么,面上就这么搪塞了过去,但心中却将这件事情给记下了。
□□哈赤亲征,动静自然小不了。相比起六年前,初上随军时,舒尔哈齐点将时那懒懒散散的做派,□□哈赤却是十分严肃得体的。会兵,点将,祭天……行完每一个步骤后,才下令发兵。
我行在皇太极身后的队伍中,一路之上,我的目光只牢牢锁在皇太极身上,愣神地瞧着他骑在马上的背影……脑海里浮现起六年前他的模样来。
那时候他只不过比我高出半个头,蹄袖袍褂,卫郎清瘦。如今他的个头早已蹿得比我高出一个头,要是平日不穿旗鞋瞧他,还得仰着头,再加上近年来授命出征,筋骨强健,虽还是显瘦,但一身的肌肉倒是一点儿也不差料。
“嘿,你瞧什么呢?”
身边一名正白旗的士兵正拎着缰绳朝我使眼色。
他笑得爽朗,皮肤略黑,长得倒还憨厚,“该不会是在瞧八阿哥吧?”
我吞吞吐吐:“没……咳,没有……”
“你也是新编进来的?”
我这嗓子不便和人交谈,怕是一开口就会露陷,又咳嗽一声,“咳,是。”
“原来也是个新蛋子,怪不得了,”他挠头笑了笑,“你叫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