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忍不住红了眼眶。
戏演完之后就到了募捐环节,冯光纬早就说过义演的钱是用来帮助城外百姓重建房屋的,原本一些铁心不捐的人红着眼眶捐了甚至比之前就打算意思意思的人捐了更多!
比如现在的赵员外,他瞪着王员外悄声道:“你怎么回事?你不是不捐吗?为什么给了这么多?!”
王员外嗫嚅道:“我....我不知道怎么了,看完戏之后,一冲动....”
他说完又给自己找了个理由:“这些钱可都是拿去帮范喜良这些劳力的。”
赵员外:“....”
原本冯光纬只打算从富户这里筹集一些银子,因为富户们不缺钱,捐出来的一些对他们来说只是毛毛雨,可是府外的百姓不一样,他们也只是普通百姓而已,所以在有百姓也想给铜钱时被冯光纬拒绝了。
谁知后来他们像商量好了一样,竟然有越来越多的百姓们将东西放在府外!
一个铜板,两个铜板,一小卷麻布,半箩筐青菜.....
义演场地府外的东西越堆越多,很快一地都是铜板,而且大多百姓放下后就消失的无影无踪,根本找不到是谁丢下的东西。
冯光纬只好让官兵们将东西收起来,又让笔吏一一记上。
被邀请来的众人目睹了这一切。
人的情绪其实是很容易被周围的情境带动的,尤其是他们刚看完《姜氏女》,里面有劳力们将绳子绑在腰上连在一起,不停填补着堤坝被冲垮的地方;也有“惊险”的救人场景——在翻涌的洪水里,坐在筏子上的人几经波折将被困在屋顶的人救下....
如果一个有钱人给了点钱,当然不会引起人们心里什么想法,但是当一个本就不富裕的人拿出对于自己来说最好的东西时,那么意义就重大了。
就像眼前,冯光纬和官兵们一起将散落一地的铜板——不是来源于某一个人,而是属于奉贤城百姓的,还有摆放一地的各种东西:半箩筐野菜、一个鸡蛋.....
饶是心肠坚硬之人,此时也冷不起心肠来,心下只觉动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