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人认真看了一下贾赦一本正经的样子,什么也没说,将贾赦的奏本接了过来,“知道了,我会看的,你先回去吧。”
张大人心想,你能有什么兵事要奏呢?自打他承爵以来,就上过三次折子。
一次是刚袭爵时谢恩的。一次是他大老婆因他受封谢恩的,再就是这次他娶续娶继室给他新老婆讨封时的折子。可以说,贾赦就没干过正事,还不如贾政呢。
这回,八成又是这种鸡毛蒜皮的小事情。
贾赦看上官已经收了,也不好再催他快看,他看了看自己多年没来的兵部大厅,长叹了一口气,还是走了。
现在的兵部就是个冷门衙门,这小猫两三只的样子,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是过来养老的。
因为朝堂已经近五十年没有战事了,就觉得兵部无用了。
太祖时,贾家还管着海防,因战获封的四王八公他们还各有各的差事。
结果到了太宗这里,因担心将军们多了就找事儿做,就册封贾代善这种柔弱的国公爷做文章。看似是极尽宠爱,其实不过是挖自己的墙角罢了。
朝中文官都是能朝武将们吐唾沫的,就是因为有想干实事的武将,想要用军队扫荡国内的匪寇,就被文官指着鼻子骂无事生非,居心不良。
怪不得现在在朝堂上的将军们,一个个的都跟哑巴了一样。
就贾赦所知,国朝内外,都没少了寇匪们生事,但文官们就是跟看不见似的,一直不理会,只要不劫到他们身上,就当是没有。幻想着“王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错觉,觉得他们管理的还很好呢。
贾赦看着外面车水马龙的样子,再想到二十年后被北胡蹂躏践踏的样子,一时感慨万千。
这个世界确实挺富裕的,但也确实挺畸形的,有人可以什么都不干的享受,也有人在苦苦挣扎,祈求活命的机会。
若是没有天灾的话,还能支撑几年,但年景不好啊。
从贾宝玉的出生开始,天灾人祸就严重了,迎接贾宝玉到来的第一场大戏,就是皇家祖地金陵的大地震,这会导致江南粮仓三年没有收成,匪徒更多,可惜朝堂上看不见,只是继续内斗,打压他方势力。
是时候给他们添一把火了。
后续几天,奏折都没有消息,贾赦早有了准备,见此情况,便天天去送,终于和兵部的管事们混了个脸熟。
因此他使了几两银子,就将自己的奏折放在了刑部侍郎已经批注过的折子里,被送去了皇城。
此时距离贾宝玉出生还差四个月了。
“咦,这里怎么会有贾赦的折子?”太宗皇帝看着一个陌生的名字很是新奇。
他自然是知道贾赦是谁的,不过这种人上的折子他还只见过三次呢。
“怕又是谢恩的折子,没意思。”皇帝看都没看,丢在了一边,继续看其他的折子。
他已经六十多岁了,早就精神不济了,要不是实在放不下权利,也不会这么大的年纪了还要操心国事。
批注了一会子,净是些请安的空话折子,他就放下心来。过年了,可不就事少吗?他也从之前怀疑下属们隐瞒国事不报的担忧,变成了现在这种波澜不惊的样子。
国事确实应该如此,若是天天有事,才显得自己这皇帝做的无能呢。
“看来可以停工过年了。”
终于忙完了,太宗皇帝洗漱后,吃了些茶点,就要回后宫休息了。正要起身时,发现了角落里贾赦的折子。
唔,今天是十五,要去的是中宫皇后那里,他早就看着她那张老脸厌烦了,本来就不想去的。
“去跟皇后说一声,就说我忙于公务,今天就不去了。”
说着他拿起贾赦的折子又坐了回去。
本来想着贾赦也说不出什么言之有物的事来,结果一看,居然正中他的心事。
本来皇朝传承到他这里,朝中就多是老臣。一伙子人们都靠祖辈们打天下的用心,就想几辈子的吃老本。
他年轻时还励精图治,希望能大干一场,连学习太祖南巡都做了好几次,好不容易国朝稳了,朝中大臣们上奏说这等行为是浪费国力。
他眼瞅着国库里越来越少的钱,也就默许了。从此他就被大臣们关了起来,再也看不见外面的民生如何了。
其实民间好不好,他看国库还能看不出来吗?若是好的话,国库怎么还一直是空的?
如今见贾赦上奏折说,自己家欠着国库多年的银钱,深表不安,又知道朝廷艰难,因此就将家中的小妾卖了,用来积攒了一些钱财,以便先还国库的帐来。
“这个哭穷法子倒是稀奇。”
太宗皇帝笑了起来,这贾赦不干正干事他是知道的。最近也听说了贾赦卖小妾给军中高管的事,没想到这里他自己就招了。
“圣上容禀,不是卖给军中,是卖给了本朝富商,哈哈哈哈,这个滑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