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飞逝,很快,元春省亲的日子就到了。
此前有人说元春省亲安排在半夜是皇家不珍视元春的缘故,妙玉在这里却听到了不一样的说法。
因省亲当日是正月十五,因此皇家也是很忙的。这又是元春作为皇妃要过的第一个元宵节,因此才安排她晚上回家一趟,共看月圆。
本来说省亲的事就是以后要变为常态,所以也不按常理来说了。皇家的礼本来就多,这省亲又是额外开恩,因此才选了傍晚回家。
薛姨妈一家也是因这为这一回元春省亲,才彻底断了宝钗进宫的念头。
这一世妙玉没有进大观园,自然也捞不着看这场热闹了。她在牟尼院与静怡师太拓印完经文,就打算回姑苏去了。
如今贾家有元春支撑着,贾家一时还倒不了,南方水稻可一年两熟或者三熟,正好是准备军需的好时候。
因此辞别了贾母黛玉,她就跟陈也俊等人一起回去了。
这一次来,虽说住了大半年,但也不是什么收获都没有。如今有卫若兰、陈也俊跟着,她的初步设想就可以推进了。
如今南边的乱,就是盗匪太多。从宝玉出生开始,西北方兵乱,南方地震,大旱、大蝗、鼠疫接连上演。
太上皇之所以会退位,除了太子暴毙,他自己老迈之外,就是因为外面传出天下之所以会有这么多灾祸,那都是因为他在位时间太长了。
如今他因为生病,害怕自己命不久矣,才下了罪己诏,退位让贤给了新帝。
新帝为了安抚百姓,才启用了旧臣,结果旧臣就变了心。
原本贾雨村就是一心为国的好官,见皇帝愚钝,轻轻松松就被老臣糊弄了,因此失去了尊敬的心,也开始为非作歹起来。
失职的人,并不一定都是贾雨村这样的人,也有很多坏人,被能臣清官好不容易弄了下去,就因为皇帝的这一道圣旨重新被启用了。
皇帝是想图稳,想以后再慢慢拔钉子,但这钉子都扣死了,他拔了就痛,哪里还能叫好人等到了呢?
吏治混乱,危害不下于天灾。
太上皇身边的贴身太监都能买卖官职了,这拔一个萝卜带出来的不只一个坑,能买官的也都是有门路的人。就像皇帝认为的能臣王子腾,他不是还给薛蟠在户部弄了个差事吗?
当然薛蟠的差事也不是只有王子腾的功劳,但他能以已死之身从户部领皇帝的银子也是多亏了他“简在帝心”了。
花花轿子人人抬,王子腾也不想的,但人情债的确不好还的。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山匪就是活不下去的人的无奈之举。
因此妙玉觉得乱也有乱的好处,她找个天高皇帝远的地方,慢慢练兵蚕食,最终还是有平安的可能的。
她这里想宏图霸业呢,她师父静怡师太已经将陈也俊的祖宗八代都研究透了,知道他还没有娶妻定亲,就感觉他是个好苗子。
知道了他的家境,就感觉与徒儿更配了。
她人老成精,自然也看出陈也俊对妙玉的小心思,因此就积极配合,将两人凑对。
陈也俊也不是傻子,见妙玉师父支持他们,就立刻表态要娶妙玉。他还先行了一步,要回家找父母提亲。
因此妙玉在什么事都不知道的情况下,就被静怡师太来了一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给她定了终身。
妙玉无所谓,她要的就是一个在外行走的权利,只要陈也俊不干涉她干什么,她嫁也就嫁了。
也不是她对姻缘不上心,怎么哪个都行的,而是她选夫婿的第一点就是志同道合。
陈也俊长的帅,家里也有钱。小伙子自己也争气,是一枚积极向上的好青年。她嫁给他,其实和娶他也差不多,只要陈也俊后续争气,不整幺蛾子,她就是听师傅的也没什么错。
因此她这事也办的麻利,见陈也俊的父母不反对,立马就定了亲。
既然定了亲,也就不能在庙里继续住了。她一个独身女子在外面住,静怡师太也不放心,索性就叫她在山下的庄子上,挨着陈也俊居住。
她这边有人陪着,这边风气也比其他地方开放些,她就直接做男人打扮,跟着卫若兰聚齐来的人一起习武。
这边的几个庄子的人都是租的她家的地,因此她就索性空出来两个庄子,专门养了一千个壮汉。
她们一起半耕半习武,加上使用的是妙玉改良后的农具,很快就出来了些样子。接着她们便按行商走镖的路线,挨着村子剿匪。
说是剿匪,其实是将匪首灭了,剩下的寻些祸害人多的,又不合作的灭了,其他时候,照样抢劫。
不过这回劫的,就是她们细细打听过的无良商家和贪官污吏家。
特别是后者,因为钱财都是贪来的,也不敢声张,因此只能安排周边的官过来剿匪。
这时候就要卫若兰上了。
他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