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为国君,靠的便是圣瑞之兆,贤德名声。
真是好算计啊。
黄明远对于这封奏疏,什么也没提,直接搁置了,仿佛没看到。
但这件事,恰恰引动了众人的神经。
一般来说,这种离经叛道的事情,黄明远应该驳斥才对,甚至贬官去职,也是应该的。
但偏偏是最寻常的搁置。
与其说是不同意,倒不如说是默认。
官场上的惯例,搁置这种事,要么是不想做,要么是我不管你,你自己看着办。而今日之事,明显属于后者。
真要是反对,无论如何,也得给众人一个示意。
于是无数人理所应当的认为,黄明远也是支持立黄维周为嗣的,只是没有理由,而一众文武就是负责给黄明远找理由。
于是不少人紧随其后,纷纷上奏,请求立黄维周为嗣。文的,武的,丰州的,河北的,辽东的,河东的,应有尽有。
面对黄明远,众人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了。
这场易储的大戏终于在赵文的奏疏后,达到了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