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历史军事>天下安康> 第一百一十章 声南击北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一十章 声南击北(1 / 2)

从七月二十日左右,梁硕率领率领四千吐谷浑胡兵和三千弘化兵向西去取陈仓,到今日已经已经二十余日,二二十来天,隋军几乎是摧枯拉朽一般摧毁了李渊在关中的抵抗,而梁硕则带着七千人马,陷入到血火战斗之中。

虢县分兵之后,梁硕直趋陈仓城。

陈仓虽然是李世民征讨河池郡的后勤基地,但李世民主力齐出,在陈仓并没有留多少兵马。

梁硕从东而来,假扮成唐军,诈入城中,突然出击,很快便占领陈仓城。

陈仓乃是扶风重镇,当年诸葛亮都在城下折戟,梁硕能如此顺利占领陈仓城,算是占了一个出人意料。

占领陈仓,便是断了李世民的归途,按照预计,只要梁硕紧守陈仓,便可和散关的梁默,一南一北,活活将李世民给耗死。

但天有不测风云,亲自出兵镇守散关的梁默,竟然意外被部下所害,使得散关天险落入李世民手中。汉川古道,为李世民所打通,而孤军镇守陈仓的梁硕,就陷入了险地。

李世民占领河池郡,本欲趁势兵进汉川郡,彻底占领汉中,但听闻陈仓已失,后路断绝,心中大惊。

此时的李世民根本顾不得汉川郡,便提重兵北上,兵发陈仓。

李世民可没忘了,他南下河池郡,就是给李唐打开一条南下巴蜀的道路。若失去陈仓,此道又断绝,李渊就是飞,也无法前往巴蜀。

所以李世民一开始,就带着必破此城的决心。

梁硕在陈仓,四面全无友军。

仅有的两支离得近的部队,白伏愿在陇州尚和常达周旋,而陶模在虢县,也没多少兵力,全都指望不上。

梁硕虽然不知道梁默为什么兵败,但他很清楚,黄明辽突袭长安,算计的便是长安城周围空虚,他以骑兵的机动优势,直取李唐腹心。但若是李世民占领陈仓,便是在黄明辽的身后,又放置一把尖刀,李世民可以和长安城一左一右合围黄明辽。

若真是那样,黄明辽则危矣。

所以梁硕明白,他不得不死守陈仓,牢牢地守住这座孤城,给黄明辽争取破长安足够的时间。

梁硕有四千吐谷浑胡兵和三千弘化兵,其中这四千吐谷浑胡兵有近两千是骑兵。

按照兵法一动一静,一内一外的策略,最正确的布置便是将两千骑兵放出,使其游弋在陈仓城的外围,牵制李世民的攻击。

但梁硕根本不敢这么做。

四千吐谷浑降兵,忠诚度并没有那么高。将他们完全放出去,关键时候,能否死战,根本没人能确定。

所以梁硕只得将兵力全部集中到城中,用吐谷浑降兵和弘化兵相互制衡。

实际上梁硕七千人守陈仓,兵力并不少。

陈仓是座坚城,当初诸葛亮十多万兵力围城,尚不能下,而当时郝昭手中可是只有千余之兵。

七千之兵,足以将陈仓城守得固若金汤。

但关键是梁硕这七千人,无论是吐谷浑人还是弘化兵,都是初降之兵,忠诚度到底有多高,谁也不知道。

而且吐谷浑人和弘化兵,都长在北地,擅长野战和骑战,把他们限制在尺寸之地去守城,着实是难为他们。

以短击长,堪称难为。

果然,李世民兵临城下,便发动强攻。

与李世民习惯的防守反击不同,他这次抢时间,必须要速战速决。

梁硕则是成了要拖时间的人。

李世民在陈仓多时,对陈仓的情况很是了解。甚至梁硕在陈仓城内的防御,他都能倒推个几分。

李世民的主攻在南城,这里是整个陈仓防御最严密之地。

李世民先是命人打造云梯,三军蚁附攻城。

但梁硕命人持火箭相迎,很快云梯燃烧起来,梯上的人都被烧死,

于是李世民选择使用冲车攻击。

梁硕又命人准备巨石,趁着唐军的冲车到了城下,一齐猛砸,将唐军的冲车给击毁。

李世民又制做了百尺高的井字形木栏,以向城中射箭,同时李世民又命人扛土填壕,以方便攀登。

梁硕则是在城中紧急打造了几辆投石器,对准唐军的木栏猛击。

唐军木栏也是粗制滥造之物,大多为隋军所击毁。

唐军昼夜相攻,如此连续数日,也没能破城。

梁硕眼看局势有些稳定,双方陷入了拉锯战中,心中也放松了许多。他并不怕最耗时间的拉锯战,李世民比他更耗不起。

但梁硕不知道的事,李世民如此看似对陈仓城穷追猛打,伤亡惨重,可他也没有将目标放在常规的进攻中。

一切不过是对隋军的迷惑。

几日后的夜里,夜黑风高。李世民乃率领千余人偷偷潜伏到陈仓城北面,这里地势较高,城墙也最矮。

因为主战场在南面,所以位于陈仓城北墙的隋军并不多。

李世民乃命人偷偷靠近城墙,秘密登上北面城墙。

这一次李世民为了保证突袭的隐秘,众人带的都是简易的木梯,搭在城头,毫无防护。不过唐军人多,不计伤亡,很快便布满城头。

整个陈仓之战中,唐军是隋军的三倍还要多,因此当城门失守,唐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