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一天过去了,放学后的杨晨和谢强骑着自行车往家走。
只不过昨天的唐装大叔依然在,在楼梯转角那个地方看着他们离开学校。
杨晨和谢强也在早上碰面的路口分开,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罗海燕昨天加班,所以今天白天休息。
杨晨一开门就看着自己老妈在做饭,喷香的。
"妈,做的啥啊,这么香",杨晨开口问自己的母亲罗海燕。
"你小叔送来的老母鸡,说是你婶婶老家拿来的"。
罗海燕回过头看着自己儿子,顺带回了一句。
“她们又回去看小旭姥姥了啊!”
杨晨听到老母鸡的来历后说。
“是的,你婶婶说小旭姥姥生病了,特意回去看看。”
罗海燕说道。
就在杨晨快要问出"爷爷呢"的时候,罗海燕又接着说了一句:
"你爷爷去你小叔家了,明天回来"。
"嗯,知道了"。
杨晨换好鞋,把书包丢在沙发上,向着厨房走去。
"不用粘手了,就我们两个人吃饭,没两个菜"。
罗海燕看着自己儿子往自己这走就说道,然后又接着说:
"先去洗手,马上就可以吃饭了"。
吃饭的时候杨晨问罗海燕说:
“明天还去东江吗?”
罗海燕回答:
"去啊,你小叔他们家也去,明天早点起床,过去你小叔家一起出发"。
"行,那待会我收拾一下渔具,不然少了啥,爷爷又得唠叨我一顿",杨晨想了一会说。
吃完饭,收拾好东西,杨晨陪着老妈看了会电视,洗漱完就打算回到房间睡觉。
到房间看了一眼时间发现还早,于是想着把作业写完,明天就可以安安心心玩一天。
第二天天一亮,杨晨起床一出房门,就发现罗海燕已经把吃的喝的都装在收纳箱里了。
她看见杨晨起床后,催促杨晨赶快洗脸刷牙,过去他小叔那边吃早饭,然后一起出发东江。
收拾好,罗海燕开着车很快就到了杨晨小叔家。
杨晨小叔名叫杨建业,婶婶叫王艳,生了一儿一女,先生女儿后生崽,凑成一个"好"字。
女儿叫杨琴,15岁,刚中考完,马上升高中,杨晨知道她大概率会去二中,也就是和自己一个学校。
儿子叫杨旭,12岁,巧巧的,刚好小学毕业,马上要去他姐刚毕业的学校上初中。
刚下车,杨晨就看见小叔一家在小区里的树下面等着,杨琴和杨旭先看到杨晨和罗海燕。
杨琴小时候活泼开朗,现在长大了腼腆了,叫了一声"哥,大婶早上好"后,就帮王艳拿东西去了。
"哥,哥,快点快点,我也要去钓鱼"。
杨晨正要回应杨琴一下,还有和自己叔叔婶婶打招呼的时候,就听到杨旭的声音快速的靠近自己。
"行,到地方让爷爷教你"。
杨晨无奈的回应着,随后和自己的叔叔婶婶打了个招呼,问了声好。
"爷爷说要我跟着你学"。
杨旭耷拉着脑袋说。
"行,跟我学"。
杨晨看着他的样子,只好答应了。
两家人两台车,浩浩荡荡的出发东江。
在车上,杨晨发现杨向东时不时的咳嗽。
于是问到:"爷爷,怎么咳嗽了,身体不舒服吗"?
"没事,可能就是着凉了",杨向东无所谓的回了一句。
"那还是要注意身体,要不先去医院看看"?杨晨提议道。
"没事,你妈不就是医生嘛,到地方了让她看看就行"。
"好的,爸",开车的罗海燕回了一句。
杨晨没说什么了,但还是觉得怪,这天气哪有这么容易着凉,而且杨向东身体一直都很好,去年到医院体检。
体检完,连那些医生都不可置信,这老爷子的身体真棒。
虽然杨晨有疑问,也没有深究。
东江县,境内有条河叫东江,因此而得名。
东江是郴市下的一个大县,已经批为县级市,过不了多久,就会正式改名。
郴市到东江要一个半小时的路程,由于出发的早,到了东江不到九点。
这个时间的东江,由于特殊地理环境,虽说是夏天,但是水温也不会很高,所以鱼儿都在河底,有口的概率不是很大。
找了一个沿河的小草地扎营,本等着水温后再操作,可是在杨旭的督促下,也只能无奈打窝、甩钩,让他一个人看着。
杨晨帮杨旭弄好以后,本想着去看看爷爷怎么样,却无意间听到罗海燕和杨向东的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