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清晨,榴花镇的街道已然被小贩占满。
各色小吃、熟食,以及箩筐、扇子等,商铺伙计的招呼和小贩们的叫卖声混合在一起,吸引不少人停留。但没过多久,太阳上升,空气顿时变得热烘烘、粘腻腻,大家很快没了心思闲逛。
忽然,一股带着薄荷香味的凉风拂过,立时吹散众人的焦躁。
随之而来的还有清脆稚嫩的童声叫喊——
“洗衣裳送香包啦!”
大丫按照奶奶教的,两只手放在嘴边形成小喇叭,卯足劲儿吆喝:“两文钱洗一盆衣裳,还送驱蚊香包哦!”
许念悄悄戳叶香,“你也来两句。”
叶香一听,恨不得把脑子缩进脖子里!
她跟个鹌鹑似的,连连摆手,“我不行,我不会!”
“不会难的就喊简单的,让人知道我们是干啥的就行。”许念循循善诱,“你和大丫轮流喊,等会儿赚了钱,你们俩分,我一个铜板都不要。”
叶香抿了抿唇——心动了。
在刘家收到的十五枚铜板,是她第一次拥有靠自己劳动所得,完完全全属于自己的钱。不管是花掉还是存起来,全权由她做主,别人没权力干预的钱。
她想赚更多这样的钱!
见有戏,许念直接下一剂猛药,“难道你跟钱过不去?”
“不!”
叶香不知哪里冒出一股力气,蹭地站起来,“我!”
大丫停下了,等着姑姑下一句。
路上的行人也不禁停下脚步,纷纷好奇地看她。
而叶香,却是突然间脑袋一片空白,不知道喊什么了!
“衣裳、洗衣裳。”许念连忙做口型提醒。
叶香不管三七二十一,闭上眼忽略各色视线,张嘴大声喊:“我要洗衣裳!”
登时引得周围路人、小贩都哈哈大笑!
她瞬间脸色爆红。
路上笑话的人越来越多,甚至有人专门凑过来看,还起哄让叶香再喊一次。
小摊阴差阳错被人群包围。
“洗衣裳都能摆摊了?”
“旁边挂的是什么?闻着怪香的,闻多了还不腻,卖么?”
“大户人家才会花钱让人洗衣裳,我们一穷二白的,花那个钱干啥?”
提问和质疑纷涌而来,叶香招架不住,怕得腿软,许念立刻站起来挡在她身前,笑眯眯地解释:“大家伙看我们的打扮也知道,我们是从外地逃难过来的,摆这个摊,想办法混个饭吃而已。”
“这是我们做的纯天然香包,驱蚊防虫,带在身上又清爽又干净。花钱浆洗衣裳呢,免费送您;如果只想要香包,一文钱十个。”
什么钱都是赚,许念没那么死脑筋。
打听香包的那人来了兴趣,挤进来打量小摊,笑问:“洗衣裳多少钱?”
大丫接收到奶奶鼓励的眼神,主动上前回答:“两文钱一盆——”她指着脚边足能做自己澡盆的大木盆,大眼睛满是真诚,“就是这样的大盆。叔叔,你要洗衣裳么?我和姑姑会帮你洗干净,熨好。”
众人听见,脑海不约而同冒出俩字儿——划算!
那么大的木盆,装七八身夏装绰绰有余,一次才两个铜板,还送驱蚊香包。
镇上的素馅包子都三个铜板一个呢。
“只要木盆装得下,多少件衣裳都是两文钱,对吧?”有人问。
许念:“是,不拘是衣裳,被罩、床单、布帘……都能洗。”
完全没花招。
这下人群可沸腾了。
但凡不是穷得叮当响的,立刻找许念付定金,跑回家取衣裳;还有几人同行出门的,留下一人排队,另外一人兔子似的窜回家把能洗的都抱来,更有甚者,将冬天的大棉袄都带来了!
小摊被围得水泄不通。
叶香惊得目瞪口呆。
旁边摆摊的小贩也都傻眼了:不是,这么摆摊也能赚钱?还能这么赚钱?!
事实证明,的确可以。
短短一个上午,叶家小摊就收了几十盆脏衣服,为防不能及时洗净归还,她们甚至不得不提前收摊。
“我们就住在那边的胡同里面,你们要是着急,过来取也成。”
嘱咐完最后一位客人,三人轮番把摊位上的脏衣服收回家,按照先后次序排好,再抬去镇外不远处的河边浣洗。
夏装单薄,最脏也不过是些油污、汗渍,用肥皂水泡一会儿,轻轻一搓就干净了。
祖孙三个合作,浸泡、搓洗、拧干,十分默契。
临近晌午,桃花抱着妞妞来送饭,顺便又送了一筐衣服来——是许念提前嘱咐的,省得她们来回跑耽误时间。
“镇上有钱人可真不少。”桃花帮她们把碗筷摆好,说:“两文钱一次都觉得便宜,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