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刘采薇跟周民安去了镇上,送完了肉跟炭,周民安把剩下的炭拿去集市上卖。
刘采薇则去了杂货铺又买了七斤棉花,还有两匹半的布,打算给哥哥一家人做一套棉衣。
刘庆堂一家三口就一套冬衣,连个换洗的都没有,尤其是刘喜的冬衣,已经没剩下多少棉花了,有很多地方都磨破了,棉花都露出来了。
买好了东西,她背着东西去集市找周民安。
“嫂子,你背篓里背的啥,装的满满的。”周民安真担心他嫂子待会又要把驴车装满了。
“我买了些棉花跟布,回去让咱娘给我哥嫂一家做套冬衣。”
“嫂子你心真细,对谁都这么好。”
“今日的炭怎么还没卖出去。”刘采薇将背篓放在驴车上。
“我也不知道,来往的人不少,可没有几个打听的,不知家里是不是不缺炭烧的缘故。”
刘采薇估摸着还有个七八十斤的炭,“我看咱们还是去街巷里叫喊着卖吧。”
“嫂子,在这待着驴还能歇一歇,要是走街串巷的,我怕咱家驴累着了。”
“不会的,这点东西累不着它,走吧。”
叔嫂赶着驴车去了街巷里转悠,周民安性格腼腆,不好意思张嘴叫卖,刘采薇也不为难他,自己朝着巷道里喊起来...
她的几声叫喊果然喊出了两户人家。
“卖炭的,你家炭怎么卖的。”一个中年男子出门来问。
另一家出来的是一位年轻些的女子,也问了他们炭的价钱。
周民安左看看右看看,又看了眼刘采薇,不知该先回答谁。
“我家炭是自产自销的,所以价格实在,五十五文一斤。”刘采薇站在原地没动。
“行,那你把炭卸到我家院子吧。”那名中年男子爽快的答应要卖炭。
“等等...”那位年轻女子说了句,“咱们是一块儿出来问的,凭啥都卖给你,我还没说不要呢。”
“你这个妇人好没道理,方才你不说,我这要买了你又不乐意,”那名男子袖子一甩,“真是岂有此理。”
“我说张家大哥,这炭是咱俩一起看见的,你能买,我就买不得,这是啥道理。”
“你要买就自己买去,这几筐炭我全要了。”
“我还全要了呢。”
“我家儿媳坐月子家里的炭快用完了,这炭必须买。”
“我儿子日夜读书,没有炭,你让他如何读书,这几日这么冷,我还寻思出去卖炭,这刚一出门就碰上卖炭的了,你非要跟我抢不是。”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吵了起来。
“行了,行了,两位主顾,你们别吵了,我今日的炭就剩这么多了,刚才我也听懂了,你们两家如今都缺炭,要不这样吧,这些炭你们今日一人一半,明日我让我家兄弟再给你们送,我家的炭好烧又便宜,也不用你们大冬天的出去买了,你们看我这个法子行不行。”
“你这个办法倒是好,刚好试试你家这么便宜的炭好不好烧,那就给我两家一人一半吧。”年轻妇人说道。
中年男子也同意了。
于是周民安分别把炭给两家搬了进去,为了方便给散户秤炭,刘采薇还特意买了秤,给双方秤好后,一家得了四十二斤,两家都给结了钱,说好了明日这个时候一家再送五十斤来。
离开巷子,两人直接去了肉铺,拿完了肉便直接回家了,今日刘采薇除了棉花跟布什么都没有买,上次买的吃食家里还有不少,旁的也不缺。
路上时,刘采薇跟周民安聊着天,“民安,我看现在天冷了,这人都不爱出来了,日后咱家的炭就不去集市卖了,直接到巷道里叫喊着卖,这样卖的快,也不用死守在那,还把人冻够呛。”
“嫂子,你是知道我的,我见到生人就说不出话,你让我叫卖,我真的张不开嘴,你放心,我自己在集市等着卖炭,我不怕冷。”
刘采薇当然了解周民安的性格,“等我回去问问我哥,若他同意,我让他陪你来卖炭,到时候你就负责赶车,不用你喊。”
周民安低头笑笑,有人帮他叫卖那自然是好,这样早卖完了也能早回家去干活,也不用时间都耽误在镇上了,“行,若庆堂大哥敢叫卖是最好不过的。”
两人到家后,刘采薇问了大哥刘庆堂是否敢当街叫卖。
刘庆堂一听,“这算啥事,有啥不敢的,咱这是做买卖,又不是做啥犯法的事。”
刘采薇笑笑,“那明日开始,你就跟着民安一起去镇上卖炭,你的工钱也能多拿些。”
“不用不用,小妹,你就按照之前给我的就行,这干啥都是干,去镇上卖炭还能散散心呢,又清闲,你不给我降工钱都不错了。”刘庆堂玩笑道。
“庆堂干活是把好手,你放心,赶车送货拿货的的事,交给民安,你就负责叫卖咱家的炭就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