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岐则去了后台等待出场。
华语程序大赛的规则:项目开发者上台演示,演示完之后由评论席的权威专家提问,然后讨论过后打分。此外每个专家都有5分。最终获得最高分的团队,可以获得M国举办的金龙程序大赛的参赛资格。
"下面有请M大的时晞和谢鸣岐"
时晞和谢鸣岐走上台去。项目由时晞介绍,而谢鸣岐是在旁边操作展示。
"项目主要是针对AI人工智能技术展开的研究。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片的形式传送给AI。经过AI智能识别,根据你提的问题提供最优解。
涉及的范围大至世界各种语言,各种专业知识,小至简单的家庭菜谱,它都可以给出你想要的答案。
…
虽然目前还只是个雏形,但是我觉得这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时晞介绍完,台下评论席有个专家问:"你们怎么确保你的AI给出的会是最优解?"
"我们的数据库存载着目前世界上最新的知识内容。
除了目前已经存在的,会被记录下来,它还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整合之后给出新的答案。"时晞点头说道。
"世界上信息那么多,人也多,数据是非常庞大的,会不会响应卡顿,你们又怎么确保数据库不会负载崩溃?"另一位专家接着问。
谢鸣岐接过了话筒解释道。
"我们有特定的算法去区分有效信息,且研究了个特殊算法,多个数据库之间互通。
当某个数据库负载的时候会自动释放至相对空闲的数据库以减少负荷。
因此我们可以保证请求都可控制在10毫秒内响应。"
"这个项目还有什么后续?"坐在中间的专家突然问道。
"有,我们下个阶段打算将程序植入到纳米芯片中,尝试通过脑电波去传输指令。"谢鸣岐看着中间的专家点了点头答道。
专家们听完,都点了点头。随后他们讨论了片刻,有打4分也有打5分的。最终他们总共给到了23的高分。
台下响起了热烈的掌声,时晞和谢鸣岐鞠完躬往台下走去。
"接下来,有请Y大的苏小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