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看书谷>女生耽美>千秋家国> 倚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倚靠(2 / 3)

行的时候,何曾像这样瞻前顾后过。他不光答应了赵氏与秦正海的事情,还想了这样周全的法子,给了赵氏最大的尊荣和保护。

她又觉得心里一阵安心和自豪。是啊,他就是这样的人,对家里人永远都是细心周全的。

而这个人,也是她的家人啊。

陶秋岚的一颗心,饱满的像是要涨开了一般。

忙起来的日子总是过的特别快,一晃便来到了赵氏的婚期。

皇甫府里一大早便忙碌了起来,按照江北习俗,大婚当天早上要给新人准备汤圆,寓意甜甜蜜蜜、如胶似漆。陶秋岚从厨房里将汤圆端了出来,却并没有在房间里看到赵氏,只有吟翠一人在忙着收拾待会要穿戴的衣服和首饰。

“大嫂呢?”

吟翠的表情却隐隐透着一丝的尴尬,“大奶奶和三少爷在祠堂里。”

陶秋岚怔了怔,心里泛起一阵苦涩,可却强压着不想让吟翠看出什么来,笑了笑道:“既如此,那便等等吧。”说着便将端着的盘子放在一旁,帮着吟翠将赵氏的喜袍挂好。

正忙着,敲门声响起,得了她的准,门被推开来,红英领着一个胖胖的中年女人走了进来,笑嘻嘻的道:“少夫人,喜娘来了!”

陶秋岚冲喜娘微微一笑:“请宽座,我家大姐一会儿便到。”

那喜娘满脸的笑容,配上白白胖胖的脸,更添了几分喜气。“少夫人真是折煞我了。只是这吉时不等人,什么时候梳头,什么时候盖盖头,什么时候出门都是有讲究的。”完了又陪着笑的补充:“莫要耽误了才好。”

最近忙着准备赵氏的婚事,所以陶秋岚多少还是知道一点江北的习俗的。莫说是新娘子梳妆出门,就连这喜娘什么时候进来也是有规矩的。这样大喜的日子,她不愿意犯了忌讳,可她也不愿意触了皇甫子谦的底线。想了想,只得对吟翠吩咐道:“你去将大嫂请来,就说时辰到了,耽误不得。”

吟翠面露难色:“少夫人,没有三少的允许,外人是不能进祠堂的……”

陶秋岚看着那渐渐冷掉的汤圆,鼓起勇气,端着出了卧室的门。可走到祠堂门口,她却又犹豫起来,要敲门的手却怎么也落不下去。正在挣扎间,却听到祠堂里赵氏的声音传来,仿佛就在这扇门的后面,清晰的让她逃都逃不掉。“秋岚什么都好,我本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可只一点……,子谦,皇甫家终究是要有后的!”

佣人们都被华叔叫在院子里搬东西,院子里的喧哗更显得大厅里静悄悄的。陶秋岚只觉得那话仿佛是从远处响起的雷声,初听时并不觉得害怕,可过了片刻才知道那雷声竟如波涛般滚滚而来,响在她的头顶,响在她的耳边,一声更胜一声,狠狠地撞击着她的心。

却听不到皇甫子谦的回答,只听到赵氏的声音,低低的,倒像是自言自语一般。“过了今日,只怕我便没有资格再说这种话了。我只是觉得对不起父亲和母亲。如果当时能劝着点你们,事情也不会落到如今这样没有转圜的地步……”

陶秋岚不断的提醒着自己,快离开这里,快离开这里,可脚下就像是生了根一般难以迈出去一步。仿佛过了很久,久到她端着托盘的手已经微微发抖,才听到那个低沉的声音,带着无尽的倦意和绝望。“我这样的人,哪里配有孩子!那本就是对我的惩罚,却还要连累她跟我一起受这样的苦……”

她最后的一丝故作坚强也轰然倒塌,只觉得一颗心仿佛在陈年的醋中反复被浸泡一般,酸酸的,涨涨的,又带着隐隐的疼,原以为已经愈合的伤口又被人重新翻了出来,才发现新生的皮肉下原来还殷殷流着血,连痛楚都不曾减弱半分,一如当日那般痛不可抑。

孩子,孩子!一门之隔的这间祠堂里,是皇甫家每一个人曾经存在的证据,可因着她与他的关系,那个可怜的孩子,却连这也成了奢望。她这样的母亲,莫说是要进来这间祠堂,便是站在门口,对她也是难以承受的煎熬。

陶秋岚转身便想要逃,门却在这时候被打开,陶秋岚看着皇甫子谦的神情,讶异、慌乱,心里像是被揪着一般的难受,可想起他刚刚那样沉痛而绝望的话,她却突然镇定了下来。她知道他的苦痛,了解他刚刚那句话里每一个带血的字眼,她不愿意让他再这样心疼着、愧疚着过下去了。

“富贵汤圆好了。”她冲着皇甫子谦笑了笑,又对着赵氏笑道:“大嫂赶紧吃了汤圆吧。喜娘来了,可等着给大嫂好好打扮呢!”

她见皇甫子谦站在原地一动不动,满是探究和不安的看着她,赵氏也是一脸担忧和愧疚的样子,轻轻的用胳膊碰了碰皇甫子谦,强装出的笑意更甚。“你的衣服我也准备好了,快去换吧!”

因着是中式婚礼,皇甫子谦和陶秋岚只能将赵氏送到大门口,看着秦正海将她抱上了车,看着那辆车在鞭炮的喧闹和烟尘中渐行渐远,最终消失不见。

陶秋岚只觉得心里一阵酸楚。她忽然想起她出嫁那日,她掀开盖头最后一次回望那座她生活了近二十年的小院时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