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内的气氛重又变得其乐融融起来。
景元复又和太后说了一会儿话,眼见太后面上露出倦色才起身告辞。
他一离开,其余的皇子自然也纷纷告辞离去。
太后被亲近的嬷嬷扶着到后殿去歇息,文德大长公主和卫贵妃陪着太后一同前去,直到太后睡熟,两人才结伴离开长信宫。
卫贵妃要回自己的重华宫,不和文德大长公主同路,两人就在长信宫左边的宫道分别。
卫麟书一直陪在文德大长公主的身旁,见他寸步不离的小心样子,卫贵妃眼中不自觉流露出复杂的情绪:“皇姐真是命好,不仅兄长对你爱重有加,连儿子也是这样孝顺。”
她口中的兄长,便是靖国将军卫琅。
文德大长公主深知自己这位小姑子的性子,闻言便让卫麟书站到稍远一点儿的地方,自己则拉住卫贵妃的手轻叹一口气:“我若是命好,就不会无缘无故地患上眼疾,也不会和你兄长分别这么多年夫妻不得团聚,更不会让麟书在还小的时候就受那么多的苦……”
她的语气无波无澜,像是在说别人的事情,只有那轻轻颤抖的指尖,暴露出她此刻的心情并不平静。
卫贵妃这才后知后觉自己说错话,急忙反握住文德大长公主的手,着急道:“皇姐!好嫂嫂!我可不是那个意思。”
“我知道,你不过是乍听赵美人有孕的消息心绪不宁而已。”
文德大长公主并不是要怪卫贵妃,但她也知道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道理,有些话,她是必须要跟卫贵妃讲清楚的。
“赵美人腹中的是皇家子嗣,纵然你再不喜她,也要在面子上过得去。”
卫贵妃撒开手,自嘲一笑:“宫中生活数十年,我又如何不知道该怎样做呢?只是皇上对赵美人百般的宠爱,让我这心中总不是滋味儿。”
她说着眼角染上湿意:“皇姐你可看到,方才皇上过来,连看都未看我一眼,我知道他喜新厌旧,这些年我也以为我早已经习惯,可赵美人不一样,她已有身孕,皇上老来得子,这叫我如何是好……”
“不一定是儿子,或许是女儿也未可知。”
“可万一是个儿子呢……”
卫贵妃一想到那样的场景,心中便如坠着一块大石头一般。
还有一句话她压在心头没有说出来。
若赵美人腹中是个儿子,她的妹妹再嫁入卫家,就算为妾,可赵美人的孩子也跟卫家算是有亲戚关系。
皇上年近不惑春秋鼎盛,再活个一二十年不成问题。
到那时小儿长成,卫家是会一如既往支持她的景冕,还是会转而支持年纪更小更容易控制的赵美人之子?
她不敢想。
卫贵妃语气惶惶,显然是听不进去她说的话。
文德大长公主也无法,只能以沉默相对。
身旁有宫人经过,恭敬地向两人行礼,她们低着头不敢看贵人,卫贵妃却因为她们的到来冷静下来,再次恢复成平时在宫人面前端庄高贵的模样。
等到宫人渐行渐远,卫贵妃终于也不再谈及赵美人之事:“算了,她能有子嗣也是她的福气,我管她做什么。”
“这样就好。”
文德大长公主看不见卫贵妃此刻的神情,但听她的语气似乎已经看开,倒也放下心来:“她怎么也比不过你的,不必管她。”
回程的路上,文德大长公主和卫麟书依旧同乘一车。
马车行驶平稳,车厢内温暖如春,卫麟书坐在其中昏昏欲睡。
文德大长公主听着他绵长的呼吸声,缓缓地睁开眼睛,看见眼前模糊晃动的光影。
她已经许久未睁开眼看过外面的世界。
还有她的儿子。
文德大长公主朝卫麟书的方向瞥一眼,随即又闭上眼睛,于心内默念起地藏菩萨本愿经来。
江南的苍岭山上坐落着一座崇文书院。
这是江南学子人人向往的求学胜地,山长是前鸿胪寺卿梁远佑,书院各位先生也都是曾在朝中担任过要职的官员。
林端在这里学习数年,早已将书院当成自己的第二个家。
山长待他亲和,书院里的先生亦对他寄予厚望,因此他年节时分都会来书院,送上自己的一份心意。
今年亦是如此。
林端和郁良竹一起过山门入书院,绕过书院的孔子厅,经过九曲回环的连廊,终于到达师舍。
崇文书院名声响亮,吸引来的先生和学子有一多半是外地人,像顾怀安,便是从京城慕名前来求学。
书院考虑到他们远道而来,特意在书院后方建成了供给先生和学子休息的住处。
这师舍,便是专供山长和先生居住的地方。
林端领着郁良竹在山长门前站定,伸手敲门。
门很快被打开,只是梁山长开门看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