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的剑神裴旻可不相上下。”书生并不知道过往之事,而岳英却饱读诗书,对正史、野史均有些了解,是以对几百年前唐朝之事也有些了解。
但一些诗词书生还是知道的忙接口道:“赵客缦胡缨,吴钩霜雪明。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岳英笑道:“正是,这正是李白的《侠客行》,若不是亲身体验过侠客的生活,李白怎能写出如此豪壮的诗句啊。”书生道:“是啊,英妹说得是。”
待到江边,二人立即乘舟过江。
过了江,书生迫不及待向古楼门奔去,待到了黄鹤楼外,果然不出二人所料,这古楼门也被屠杀殆尽,满地尸体,也是无一活口。
书生站在门口看到这满地尸体,怒意大盛一拳打在门楣之上道:“可恶,这凶手下手可真快,手段也如此恶劣,竟然不留一个活口。若要让我见到他,我不把他碎尸万段,就对不起这些枉死的冤魂。”
岳英两日间已见过三起灭门惨案,实在有些受不了,站在门口差点吐了出来,已不想再踏进这古楼门半步。书生却被愤怒充斥着头脑,一心想要找出凶手手刃了他。慢慢走入古楼门,整个院落到处都是死人,随意挑选了几具查看下去,发现这里的人死状也是一般,咽喉处寸许的伤口,看来还是同一人所为。
书生慢步在院中查看,是否有什么线索或者凶手是否会遗落什么东西,仍然一无所获。与先前的玄门洞和老虎寨一样,留下得只有尸体,除此外别无他物。
书生边看边走,待到了黄鹤楼外时,突然发现门已然被打烂,书生口中发出了惊奇的声音,岳英在门外也发现了书生的异样,也顾不上满地的尸体,跑到书生身边问:“书生哥,怎么了?”
书生对岳英道:“你看,这门被打烂了,这与之前的情形有些不一样,英妹你还记得吗?玄门洞和老虎寨时,除了一地的尸体,里里外外都未有任何损毁,而这次这门却被打烂,不是很奇怪吗?”
岳英听后也觉得书生说得有道理忙道:“也许,那杀手在杀人时,有人为逃命,逃进这黄鹤楼,然后将门反锁,而那杀手发现便毁门而入,再将那人杀死。”书生对这些事反应都有些迟钝,听岳英说完只觉得非常有道理,直附和称是。
而此时岳英突然想到:“书生哥,快,楼上,如果真如我所说,那么这楼上定会有被那人杀死的尸体。”说完二人齐向楼上而去。
一层,一层向上奔去,不料直到七层楼顶,也未发现一具尸体,岳英认为非常奇怪,已有些质疑自己的猜测。而书生也不理解,明明岳英说得非常有理,为何会找不到尸体。
想到此处,书生便四下寻找,看看是否有什么线索。而岳英见书生低头像在找什么东西一般,便问:“书生哥,你在找什么?”书生道:“既然找不到尸体,我在想会不会留下什么线索给我们。”
岳英无奈地道:“如果没有尸体,那想必我猜错了,那你也就找不到什么线索了。”岳英也沿楼四周查看,突然在楼西侧见到过道的围栏断了一截,向下一望,却发现底下躺着一具尸体,而且血溅了一地,岳英忙喊着书生下楼查看。
待二人跑到楼后一看,果然这具尸体与其他尸体不一样,咽喉外没有那一寸的伤口,显然是从黄鹤楼跌落致死。岳英这下才明白自己方才猜得没错,只是她没猜到,将自己锁在楼中的这人,最后是被那杀手逼到楼顶时,自己坠楼而亡的,而非被杀死的。
书生低看着这坠楼而亡之人,虽然这是两日来除了幸存的胡大海之外,唯一一个与其他人死状不一样之人,但仍瞧不出什么线索,心中一阵失望,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岳英猜得不错,那人果然东行,并且很有可能会一路杀到临安。
书生伸手蘸了一下地上的血迹,放到眼前看了看,也并未发现异样,正自神伤失落之际,突然岳英道:“书生哥,快,咱们赶快赶往东湖帮,也许还来得及。”书生不解地问:“什么意思?”
岳英忙道:“你看,地上的血迹还未干,说明刚死不久,最多几个时辰,也就是说那凶手离开此处,没多久,所以咱们如果赶去东湖帮,说不定还来得及阻止血案的发生,快,快走,迟则生变。”说完拉起书生的手便向外跑去。
书生也怕时辰耽搁,东湖帮再生事端,随着岳英加快了脚步向西而行。
书生与岳英一路上劳顿奔波,早已饥肠辘辘,腹中也咕咕直叫,岳英笑道:“书生哥,你饿了吧,我也饿了,待解决完东湖帮,我们大吃一顿吧。”书生道:“是啊,一天一夜没吃东西了,早就饿了,先去东湖帮看看吧,倘若无事你我再吃吧。”
不多时,二人忍着腹中饥饿来到东湖西岸,而这东湖帮正是在东湖湖中央建了一山庄,名唤‘东云庄’。外人要入庄,只能乘船而入,别无它路可前往东云庄。
刚到岸边,书生便见一渔船自湖中央向岸边驶来,书生忙喊那船家靠岸。那船家也非常配合,缓缓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