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1985年---1988年的那段业余体校的生活至今记得,有严格执教的李老师、有喜欢“打锤格孽”的师兄师姐们、也有隔壁貌美如花的击剑队女队员......
1984年1月1日文莱脱离英国独立、1月29日西昌卫星发射基地长征3号运载火箭发射失败、 5月15日 中国边防部队先后攻占老山、者阴山、八里河东山,至此,全部收复老山地区被越军侵占的中国领土!
1984年11月2日 【黑水晶 幸运日】星期二,这天我终于和其他队员一起领到了第一枚“酥皮面包”,李老师叫到我的名字时我为之一颤,接过的面包仿佛是奥运会的金牌。
这标志着我正式成为“成都市业余体校摔跤队”二级班的成员了!
一个月后干武师兄悄悄告诉我和“小不点”,他说体委的《文件》下来了我们明年要搬到【城北体育馆】。到那里有一部分队员会晋级到【三级班】,也就是说不但可以享受集体澡堂子,还可以有集体伙食、集体宿舍,冬夏还有两套运动服......
我当时的心情不亚于被“奥斯卡”提名,期待不要被选漏了......
记得在大有巷上小学的时候,有一回我在体育课上去踩脚田径比赛的起跑架。旁边的体育老师宣方海看我带了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摇摇头说:“你这辈子如果可以吃体育饭的话,我给你加一道菜,用手板心煎一条鱼给你!”
说这句话的时候体操班的高举英(后来是花样游泳队员)和马岚正站在旁边,我满脸涨红比期末考试考了零分还难受,这也是我要偷偷混进体校的原因。几年后当我穿上“四川省首届青运会”运动服站在他面前时,宣老师哈哈一笑说:“看来当年我这激将法起效果了!”
为了运动服,为了宣老师的嘲笑,为了在女同学面前的形象,接下来的训练就更加“扎劲”了。
1985年7月会在邛崃举办一场“四川省业余体校摔跤比赛”,我们在李老师的带领下积极备赛,力争让新成立的成都摔跤队来个开门红。体校管理方也不断调整参赛人员名单,队员们开始猜测哪几位可以代表成都出战。一时间竞争的气氛浓郁,实战训练时候大家也开始相互下狠手......
后来名单终于下来了,我们其中的部分队员将代表“成都”参加这次光荣的比赛,但是没有我和小不点......
比赛前几个月“摔跤队”搬到了“城北体育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我们面前展现。我和小不点作替补队员也占了两个名额,上天保佑终于到了梦寐以求的【三集班】。由于到了新场地,和我同一级别的队员龙哥手臂上生疮无缘比赛,作为替补的我却意外夺得了省冠军,从此开启了在城北体育馆的一段阳光灿烂的日子......
城北体育馆位于城北花圃路附近,进大门是一片开阔的广场。广场右边是一幢圆形多功能场馆,便是这里的主要建筑了。场馆分为上下两层,底楼的一圈分别是“摔跤队”、“举重队”、“击剑队”、“武术队”等运动员的宿舍和教练员的单身寝室、办公室以及器械库房。
二层由几个巨大的步行楼梯连接,上去后又是一圈环形走道也可用着跑道。一到雨天这里就成了“武术队”小朋友跑步的地方,《黑客帝国》中由“基努·里维斯”的武术指导“陈虎”就是其中一员。
从二层的几个“猫耳洞”进去,就是阶梯的“观众席”和下面的塑胶“比赛区”。可以适用于“篮球排球”、“击剑”、“摔跤”、“武术”等项目的比赛和训练。
这个场馆不但可以满足日常训练,还可以承接一些明星演唱会。记得当年“陈彼得”、“高凌风”、“费翔”、“陈佩斯”等明星都在这里表演过,当然我们是不需要买票的。
体育馆的侧面分别是标准“比赛游泳池”、“排球场”和”篮球场”。向左走不到一百米就是业余体校的“大食堂”,食堂旁边不远是“集体澡堂子”清一色的淋浴。
这大食堂忙碌地为我们提供了一日三餐,晚上也不会打烊,但经营的不是“冷淡杯儿”而是成年人喜欢的“舞厅”。每天晚上舞会时间,体校干事“王亚莉”都会警觉的站在舞厅门口,深怕有哪名学员会误入这声色犬马的场所......
顺着食堂外面的小路一路向西,就是城北体育馆的“茶园”。茶园不大但有一位“异人”坐台,他名叫“杜秋”和高仓健饰演的“杜丘”谐音,他的父亲便是号称“江南一杆棋”的杜金果大师!
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杜秋喝茶的时候这茶园就变成了“棋院”。经常有不知好歹的人去和他“手谈”,结果大多被杀得并不满百,然后满地去捡棋子(输了的拱桌子)......
在这个地灵人杰的地方,李老师和吕老师分别代表了成都“国际式摔跤”和“中国式摔跤”权威。在开学典礼上李老师一身崭新的运动服,一口纯正的普通话为我们解读了运动员的神圣使命:“坚持到底、拼搏到底、只拿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