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国先遣军战士们,经受过较长的雪地训练,从训练指导规范来看,无论是向前开进,或是向后撤退,行军一直以来都是在雪地作战中不可忽视的环节。这环节影响着部队能否投入战斗,以及有多少时间能投入构建防线。
在积雪中,士兵们根本无法像平时那样快速的行军移动,尤其是雪地山脚这样积雪超过30厘米的时候,他们最多每时能前进1-2公里。在这样的情况下,莫亚男决定将大部分的物资暂时抛弃,轻装前进,减轻负担地前行,才是正确的保持足够灵活性的做法。
由于积雪,所有人行动力、移动力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这个时候假如遭遇任何敌情,根本不可能从行动中转为攻击,最多只能就地防守,而就地防守也同样会受到积雪的影响,无法构建足够的防御工事,甚至是无法及时的发现敌人来自何方。
顶着寒风渡过左前方的雪山,进入背风面,寒风减弱,让所有人都松了一口气。走在前方的德米也停了下来,看了看远处的风团和雪景,等待后面的人走近。
不多会,连带搀扶着曾宪宇的莫亚男都走近以后,所有人暂时由聚集在背风点了。
“莫队长,必须休息一会。不然大家都会受不聊。接下来的一段路程将是背风爬山的路程,没有保持好的体力,我们会有若队的。”以往都是莫亚男会担心这担心那,现在反倒是德米开始担心了?看来现在德米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
“你们做过雪地训练,你们是专业的,我第一队这边完全服从你的指挥。”莫亚男知道德米的雪地行军是非常专业的,干脆把指挥权交出来,让德米来指挥。
“现在是下午4点左右了,我们已经走了大概3,4公里的路程,后半段还有5公里左右的爬山路程,以及大约6,7公里左右的下雪坡路程。按照我们目前的速度,我们现在有两个选择!”德米用手指在雪地上画了三段路程的大概线路,对莫亚男解释:“假如,我们现在动身攀爬这5公里左右的雪山山腰,我们也许只有晚上才能到达转向下雪坡的位置。也就是最后半段的位置点。到那里我们需要花费大约5个时左右。
也就是晚上的9点或者10点才能到达。抵达后,夜色太晚,我们不能贸然下雪坡,会很危险。我们只能就近在那个地方休息。昨晚的时候我们就已经测试过,这边的夜晚温度下降非常快,会很冷。我们带的睡袋虽然充足,但是我们不敢冒这个险。”
“那第二个选择呢?”听完德米的解释,莫亚男也慎重了起来。
“第二个选择,则是我们从这里向上仅攀爬一半的距离,这样我们在雪山的海拔并没有太高,情况仍然是属于山脚下。我们选择在这个半山腰的距离建筑雪屋,我手下有部分西伯荒原生存过的战士。我们只要在这个位置用雪堆砌出几个雪屋,那我们度过夜晚就会很安全,等到第二,我们已经休息够了,到时候再急行军到达雪山山腰这个下雪坡的地点,所花费的时间并不会比之前那样的多。相反,由于我们是白抵达的下雪坡点,那个时候我们可以立刻想办法开始下降雪坡,直到后面的汇集点。
你觉得怎么样?莫队长。”
德米的担心最关键的是黑夜的情况。先遣军是一前的下午3点左右出发的,在冰沟耽误了几个时,当晚上休整在雪谷洼地之前。接着清晨出发铲进雪谷洼地,大约临近上午10点抵达雪谷洼地的中央安全区域,又是休整又是圈地的直到中午才又再次出发,通过雪谷洼地后又顶着风雪前进了3,4公里,直到现在时间大约下午4点左右。
按照德米的法,假如要继续向前,也许走到下雪坡的路程转点,大约还要走5个时左右,也就是至少晚上8-9点才能抵达雪山山腰上的转点位置。这个位置,是萌设定的路线上海拔最高的点,转过这个点后,就是一条下雪坡的路线,后面如果是夜晚,根本看不清楚,那就必须在转点休息并渡过一晚。可这样在一个海拔较高的地方,同时也会遭遇更强的风雪和气温下降更低的影响。
所以德米第二个选择则是现在继续往前走一半的路程,再一个合适的地点上建立雪屋,以遮蔽夜晚的风雪,等到第二凌晨再急行军到达转点后一次性下雪坡。这样做的好处一是为了不停留在高海拔的山区;二则是避免了在夜晚下雪坡的尴尬。
“可以。我同意这个办法。我们再继续往前走2个时,然后就立刻制作雪屋。今就把我们携带的大部分食物全都吃掉,明一早就急行军,直到汇集点!”莫亚男也是很果断,德米提出的办法确实具有可操作性,就安全问题上来也更安全。甚至对曾宪宇的负担也不会那么大。刚才那段路,曾宪宇已经出现了体力不支的情况,要不是最后莫亚男和明搀扶着,怕是就要瘫倒在雪地里了。
雪屋的建造,最开始是先用冰雪压紧形成大块的冰砖,然后将大块的冰块用刀切成矩形的块状备用。在要修建的地方划出圆形的面,中间向下挖掘,扩大空间。将矩形块状的冰砖一层一层的环形累聚,每一层都缩一点,形成弧形收口,最后用一块冰砖封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