则一脸惊讶的望着赵瑗,心想这孩子莫非是失心疯了不成。
竟然与吴贵妃如此交心,把自己的底全部交由这贵妃娘娘。
她有些目光呆滞的望着赵瑗,四目相对之时,眼神之中充满了关切和忧虑。
这一切再次让赵瑗感受到了在这深宫之中仅存的一丝温暖。
“儿臣乃是受太祖托梦给唤了回来!”
赵瑗故作神秘的说道。
原本自己被太医鉴定为无力回天,那么既然能起死回生,索性就把这一切缘由都推到太祖身上。
要知道这个时代对于所谓托梦之事非常认同,何况赵瑗所说这一切似乎真的能够自圆其说。
作为太祖的后人,在行将就木之时受到祖宗庇佑,这个谎言还真是毫无破绽。
赵瑗在内心也不得不为自己这灵机一动的急智而折服。
“啊,这……”
吴贵妃一听这话,略带着沮丧的回应道。
对于赵瑗这个话,她一时之间竟然无从反驳。
如果说是诓言骗语,却又是实实在在从鬼门关走了一趟又回来了。
如果说是实实在在,却又委实让人难以置信。
更何况能够假借太祖之名,这份心机恐怕不是这十几岁的孩童能够想到。
一旦此时宣扬出去,那么朝堂上下和宫里宫外对于赵瑗的认同感会愈加强烈。
有着太祖庇佑这个光环罩着,旁人还真的没法说三道四。
“儿臣知道此事有些怪力乱神,然确实如此,若无太祖护佑只怕早已归天而去!”
怪力乱神?
原本这中原汉民总会迷信一些鬼神之说,才有这怪力乱神之语。
鬼神之事本就流传甚广,同样也甚得人心。
最为关键的便是,要说得通。
如若能够将来龙去脉说得通透,那么自然会有人相信,便不是所谓鬼神之术。
赵瑗明白自己不能过多的解释这些,解释越多则越让人无法相信。
他只不过有些担心吴贵妃不相信自己的这番话,于是再次以退为进把这番话定义为怪力乱神。
“可此事和瑗哥儿去逼宫官家又有何关联?又有何苦衷?”
吴贵妃到底是人精,并不急着回应此事是真是假。
毕竟这个事发生在逼宫之后,那么前后的关联就没有那么大。
只不过言语之中的称呼从瑗儿转到瑗哥儿,这样的言语转变,已然可以看出她还是有些相信。
“儿臣一连数日受太祖托梦,眼下朝中议和大事都一一告之方略,要儿臣转告官家!”
赵瑗继续摆出一副神秘的姿态,虽然不知道先前赵瑗出于什么想法要去求情保岳飞,但自己终究要把这个事情圆回去。
而太祖托梦正是圆回的最佳方法,谁也不敢有半点怪罪。
“太祖有议和方略?要瑗哥儿转告官家?便是那日逼宫之缘由?”
吴贵妃有些将信将疑的说道,在她看来这个事情确实有些荒唐。
虽然不愿意相信,但赵瑗却又是言之凿凿。故而提出一连串的反问,来试探试探真假。
“儿臣自然是知道这议和内容,只恐泄露军国机密官家会怪罪,故而从不敢泄露半分。”
赵瑗早就预料到对方肯定不会轻易相信,那么只有将议和的内容说出来,让吴贵妃不得不信。
毕竟自己前世对于这段历史非常熟悉,因而议和的内容也是非常熟知。
“哦,既然如此,瑗哥儿倒是说说看。”
吴贵妃本就是官家枕边人,颇受赵构的信任,因而议和这样的大事自然也会略知一二。
她也正想借着这个机会验证一番,看看赵瑗到底是胡言乱语还是确有其事。
“大散关,唐邓商秦四州,二十五万,泗州。儿臣这话是也不是?”